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天津市第五周期数学教师培训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03 12:52

  本文关键词:天津市第五周期数学教师培训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天津师范大学》 2014年

天津市第五周期数学教师培训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张闻  

【摘要】:新时期,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一大批优秀的师资力量,为了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教师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就要以教师专业化作为改革的方向,以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标准。 我国目前针对数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探索还刚刚起步。同时,有关网络课程的评价也仅仅是针对互联网交互性本身,以用户体验为主,缺乏对教学内容、质量等深层次的评价。天津市第五周期数学教师培训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在以往数学教师培训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其特点,以网络作为载体,设计一整套科学、全面的天津市第五周期数学教师培训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为天津市数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课程的建设和完善提供理论支持和帮助。 通过查阅大量的书籍、期刊以及相关论文,详细分析有关数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课程评价的内容,考虑天津市数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实际情况,找到课程评价的关键问题。与进行天津市第五周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建设的学科专家、教育技术专家、课程学习者以及培训管理人员进行访谈,了解当前课程建设与评价的现状与问题以及该课程的实际运行状况。运用相关方法设计一个基于不同评价者的、由几个评价指标表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按照科学方法确定权重及评分标准,设计出评价结果的计算方式,即依据不同评价者的评价结果与自身所占权重的乘积的总和。天津市第五周期数学教师培训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从不同的维度出发,客观地、全面地,多角度地去评价课程,最终确立了需要由数学学科专家、教育技术专家、课程学习者以及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管理人员四类评价者共同进行的课程评价,其中数学学科专家对课程的教学队伍、课程内容及教学设计方面进行评价;教育技术专家对教学设计与网络技术方面进行评价;课程学习者对课程的教学设计、可用性及教学管理部分进行评价;课程管理人员评价教学管理部分。由此设计了一整套科学、全面的适用于天津市第五周期数学教师培训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天津市数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课程的建设和完善提供理论支持和帮助。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33.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艳,黄荣怀,李晓明,申瑞民;《网络课程课件质量认证标准》的研制与修订[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2 朱凌云,罗廷锦,余胜泉;网络课程评价[J];开放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3 喻平;;中国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三十年的回顾[J];数学通报;2009年07期

4 郑毓信;;中国数学教师培养工作的当务之急[J];数学教学通讯;2002年05期

5 张奠宙;高师数学系改革的若干设想[J];数学教育学报;1999年01期

6 马复;关于数学教师教育的若干思考(续)[J];数学教育学报;2000年01期

7 张维忠;有效地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J];数学教育学报;2001年04期

8 王子兴;论数学教师专业化的内涵[J];数学教育学报;2002年04期

9 曾峥,杨之;对“数学教师专业化问题”的几点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3年01期

10 王延文,崔宏;数学教师专业化与课程改革[J];数学教育学报;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文权;;师范生“教师专业化”培养方案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2期

2 刘旭红;浅析我国佛塔的建筑艺术成就[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2期

3 韩颖;方晟岚;绳勇;;南京台城景观保护与可持续设计初探[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4 张冠军;;无产阶级与工人阶级内涵演变辨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黄文伟;;关于远程教育的法规政策及其问题的探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6 张秋婵;;《安徽地域文化》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7 赵岩;马玉涵;储俊;邓盾;;内外源赤霉素对苗期矮牵牛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5期

8 任艳利;张维;尚天翠;;新疆野核桃叶提取物抑菌试验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13期

9 邓俊超;郭礼智;;农村幼儿园混龄课程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1期

10 张丽蓉;舒强;张贤芳;;重庆市直辖10年来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鸿勋;;永葆城市的“生命印记”——北京城现代化所引起的思考[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宋琛;韩瑛;;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实证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3 张高攀;;文化生态视角下的北川城镇发展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陈力;李德聪;郑波;刘学柱;杨世弘;丁雁生;;炸药近地空爆近区现象的数字图像分析[A];第八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何其生;杨泽伟;张辉;许威;;中国国际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6 曾晓渝;尹世玮;;语言深度接触现象的认识问题——以海南三亚回辉话为例[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7 张晓萍;;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辛德勇;;论所谓明铜活字印书于史初无征验——附论明代的金属活字印本[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9 彭龙;;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与农村文化生活[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10 郝玲玲;孙河川;;教师评价意义的研究[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仇贤根;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史大胜;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蕾;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湖北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绩效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吕远芳;运用认知方法网络结构图对高三立体几何复习课的研究与实践[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董玲;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田佳;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任丹;小学教师培训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婷婷;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韩冬雷;论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实施策略[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星;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博文,王玉芬,刘宁;网络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宋艳;;北京中小学教师现状综述[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李葆萍;网络教育评价系统及其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09期

4 刘成新;网络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与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5 杨真,陆达;积极开展教育软件的评价工作[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6 马继锋;中学数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7 顾明远;论教师教育的开放性[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8 王建磐;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政策的选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9 唐玉光;新世纪的教师教育:理论、制度、政策——第三届教师教育政策分析高级研讨会综述[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10 柴俊;面向21世纪高师数学系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川;;好学校的标准[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2 孙河川;王婷;鲁良;;美国教师评价指标对辽宁省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启示[J];教育科学;2010年06期

3 郭时印;向绪金;朱骞;蒋强勇;;影响大学评价指标科学性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1年03期

4 杨干忠;;经济效益的概念和效益评价指标[J];教学与研究;1985年01期

5 程爱理;总务工作评价指标[J];中小学管理;1990年S1期

6 ;论“科技兴省”统计监控评价指标体系[J];江苏统计;1994年05期

7 杨爱元;企业核心竞争力营造与评价指标的设置[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8 刘清;曹斌;;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孙蕾;我国国家生态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统计教育;2005年02期

10 王丹萍;高利军;;对建立科教兴市评价指标体系原则的思考[J];浙江统计;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正伦;;我国城乡统筹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戴磊;孙文强;田永华;;能源节约评价指标与分析方法[A];2010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国旺;李丽;;综合占用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思考[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4 翟印礼;周虹;;关于国家小城镇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A];论城乡统筹发展与政策调整——城乡统筹发展与政策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王雷;;我国体育场馆赛后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6 彭国华;杜七一;张莉;许凯;;湖北省跆拳道道馆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7 罗贺;秦英祥;李升;杨淑珍;;云计算环境下服务监管角色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2年

8 夏英煌;;地勘单位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A];资源·环境·产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陈明;张云峰;;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10 杜玉兰;高希;;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评价指标体系[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成立30周年暨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孙爱华;[N];中国气象报;2013年

2 吴申;[N];中国矿业报;2004年

3 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办公室主任 吴道喜;[N];人民长江报;2007年

4 记者 郑静;[N];临汾日报;2007年

5 周东;[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6 高杰;[N];中国环境报;2008年

7 杨娟 丁建福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记者 夏元;生态城区评价指标出台 慢行路遮阴率要达到80%[N];重庆日报;2012年

9 亚敬;[N];人民邮电;2012年

10 谢楠;[N];中国矿业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卫泽;宜居生态市建设理论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2 李东印;科学采矿评价指标体系与量化评价方法[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方丽玲;城乡统筹发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徐茂华;我国政府以人为本评价指标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夏春艳;核电厂主控室人机界面评价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游友珍;水泥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评价指标系统建模及优化研究[D];南华大学;2012年

2 陈依红;中国广告创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3 王海雨;青岛市城乡统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4 赵睿杰;电子资源全程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乔安花;ICU护士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6 贺延国;东北半干旱抗旱灌溉区节水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6年

7 王兆平;辐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评价体系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7年

8 杨岳;中国社会保障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09年

9 牛彦翠;人本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问题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4年

10 付超;基金会筹资透明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天津市第五周期数学教师培训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29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629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e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