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ZS学院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评价与提升策略

发布时间:2017-04-22 19:19

  本文关键词:ZS学院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评价与提升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继续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贯彻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国民素质、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继续教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各国纷纷出台各种政策促进继续教育的发展。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出台各种政策促进继续教育,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受内外部环境以及现行继续教育机制的制约当前继续教育存在专业设置不合理、教学方式较落后、考核方式较随意、课堂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继续教育学生的满意度水平。 本文首先从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服务、学生满意度等相关概念入手,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总结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的相关理论,对满意度测评的相关模型进行描述,对继续教育学生的顾客属性进行分析。 然后根据已有学生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的相关模型,对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的指标变量进行分析和评价,最终构建ZS学院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ZS学院及继续教育的发展现况,利用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模型及指标体系对ZS学院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过程中,对调查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价,总结并分析学生满意度的期望值和感知值的差距、学生个体特征对学生满意度的影响、学生行为倾向和学生满意度的关系。 最后,根据调查结果以及学生对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的意见提出了ZS学院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的提升策略,建议ZS学院从增强可靠性、提高保障性、提高关怀性、提高学习资源有效性等几个方面提高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同时为了提高学生满意度的水平,还建议ZS学院重视学生满意度调查、进行定期的评测、加强继续教育的专业规划、增强继续教育的服务意识,,以全面提高继续教育的学生满意度水平。 本文所构建的学生满意度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为以后构建统一的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指数测评体系提供了参考,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本文通过对继续教育服务质量与学生满意度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对于增强继续教育自身竞争力,制定优先改善和发展策略,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继续教育 学生 满意度 评价 提升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720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7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1-13
  • 1.1.1 选题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文献综述13-14
  • 1.2.1 国外文献综述13
  • 1.2.2 国内文献综述13-14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4-15
  • 1.3.1 研究内容14-15
  • 1.3.2 研究方法15
  • 1.4 技术路线15
  • 1.5 论文创新点15-17
  • 第二章 继续教育满意度相关理论17-27
  • 2.1 相关概念界定17-20
  • 2.1.1 继续教育的概念界定17-18
  • 2.1.2 继续教育服务的概念18-19
  • 2.1.3 学生满意度的概念19-20
  • 2.2 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相关理论20-26
  • 2.2.1 服务质量及服务质量评价20-22
  • 2.2.2 顾客满意度的相关理论22-24
  • 2.2.3 顾客满意度测评的指数模型24-25
  • 2.2.4 继续教育学生的顾客属性分析25-26
  • 2.3 本章小结26-27
  • 第三章 ZS 学院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模型构建27-35
  • 3.1 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模型27-29
  • 3.1.1 概念模型设定27-28
  • 3.1.2 学生满意度模型指标变量28-29
  • 3.2 学生满意度模型的信度与效度分析29-32
  • 3.2.1 满意度模型的信度分析29-30
  • 3.2.2 满意度模型的效度分析30-32
  • 3.3 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模型的评价32-34
  • 3.3.1 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模型的特点32-33
  • 3.3.2 学生满意度评价的作用和意义33-34
  • 3.4 本章小结34-35
  • 第四章 ZS 学院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实证分析35-52
  • 4.1 ZS 学院及继续教育发展概况35-37
  • 4.1.1 ZS 学院发展概况35-36
  • 4.1.2 ZS 学院继续教育现状36-37
  • 4.2 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实证研究实施37-40
  • 4.2.1 研究目的、对象和工具37-38
  • 4.2.2 调查问卷内容的确定38
  • 4.2.3 调查问卷的实施38-39
  • 4.2.4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39-40
  • 4.3 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的测评分析40-51
  • 4.3.1 学生满意度的期望与感知差距分析40-42
  • 4.3.2 指标权重系数确定42-45
  • 4.3.3 个体特征对学生满意度影响分析45-48
  • 4.3.4 学生行为倾向与学生满意度的关系48-51
  • 4.4 本章小结51-52
  • 第五章 调查结果及提升策略建议52-61
  • 5.1 问卷调查结果总结分析52-54
  • 5.1.1 继续教育服务与学生期望之间存在差距52
  • 5.1.2 个体特征对满意度评价的影响52-53
  • 5.1.3 学生对提高继续教育满意度的建议53-54
  • 5.2 提高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的策略建议54-58
  • 5.2.1 增强继续教育的可靠性54-55
  • 5.2.2 提高继续教育的保障性55-56
  • 5.2.3 提高继续教育的关怀性56-57
  • 5.2.4 提升继续教育的响应性57
  • 5.2.5 提高学习资源的有效性57-58
  • 5.3 提高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的其他建议58-60
  • 5.3.1 重视学生满意度的调查,进行定期测评58-59
  • 5.3.2 加强对继续教育的专业规划59
  • 5.3.3 增强继续教育的服务意识59-60
  • 5.4 本章小结60-61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1-63
  • 6.1 总结61-62
  • 6.2 展望62-63
  • 致谢63-64
  • 参考文献64-66
  • 附录66-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国杰,张彤,闫丽萍;大学生高校教育感知质量测度的初步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朱国锋,王齐(女奉);我国高等教育顾客满意度指数体系的建构[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王齐(女奉);高校教育服务质量感知的定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4 戴梅红;在高等教育领域树立“顾客满意”质量意识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10期

5 傅真放;高等学校大学生满意度实证分析研究[J];高教论坛;2004年05期

6 田喜洲;王晓漫;;在校大学生满意度调查与分析[J];高教探索;2007年05期

7 胡晓辉;王唤明;;对高等教育顾客满意度的初步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王斌;范丽丽;迟铁;;独立学院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9 李文超,李靖;常州地区高校顾客满意度测评[J];湖北工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刘俊学;李正辉;赵雄辉;周斌;刘景忠;;大学生求学满意度影响因素及其程度的实证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本文关键词:ZS学院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评价与提升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11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3211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9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