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新加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浅析

发布时间:2017-05-13 15:20

  本文关键词:新加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浅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国家发展教育事业、提高育人质量、培养优秀人才的前提与关键。因此,制定科学的可行的教师继续教育政策,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借鉴新加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成功经验,为了我国继续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在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方面宜作出如下努力形成完备的继续教育制度,建立课程开发制度,促进教育多元化,健全支持机制,落实教育的投资政策,完善执法监督体系。
【作者单位】
【关键词】新加坡 中小学教师 继续教育政策
【分类号】:G635.1;G659.339
【正文快照】: 新加坡在独立后的短短四十年内,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与其强有力的、完善的教师继续教育政策体系是息息相关的。新加坡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有其独具的特色和魅力,为其他国家打开了一扇可以学习和借鉴的窗口。其继续教育工作中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和生活性、教育对象的全体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洪玉,徐美云;新加坡发展教育的成功经验[J];大众标准化;2004年01期

2 祝怀新,刘晓楠;新加坡教师专业化发展保障制度评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3 侯怨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改革构想[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年02期

4 林燕平;新加坡的“教师教育”[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5 黄建如;新加坡发展终身学习体系的借鉴意义[J];继续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6 孙元涛;论教师继续教育的未来走向[J];继续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7 王序坤;教育成本的分担原则及其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05期

8 范楷;新加坡教育现状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石油教育;2000年10期

9 李化树,蒋曦,周道春;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制度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明;;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与新加坡双语教育之比较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姚利华;;高校权责发生制及生均培养成本负担分析[J];财会通讯;2011年32期

3 李静;;新加坡基础教育分流制度的演变及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2期

4 徐新荣;;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素质结构解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10期

5 王冠中;;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改善民生的实践及启示[J];东南亚研究;2008年04期

6 白帆;;浅论新加坡规则精神教育——从新加坡基础教育的法制教育入手[J];大视野;2008年07期

7 刘真珍;;我国农村居民家庭高等教育费用支付能力分析[J];大学(学术版);2009年12期

8 陈波;;新加坡道德重建略览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9 祝怀新,刘晓楠;新加坡教师专业化发展保障制度评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10 林荣日;;略论教育成本分担的若干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水清;;新加坡培育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教育措施[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秀龙;区域性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江舟;基于和谐理念的中国软实力建构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赵炳坤;经济学视角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戚业国;民间高等教育投资的跨学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5 时伟;专业化视野下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胡绪阳;语文德性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胡玺丹;教育转型期中学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许之所;中国高等教育消费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9 纪流河;中国公用事业价格规制改革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10 黄明;新加坡双语教育发展史[D];厦门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洋;小学教师国际间交流培训的实践与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巧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信用风险控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种宗刚;高等教育家庭经济负担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4 潘娟;回应21世纪的挑战:新加坡教师教育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马艳艳;教师培训者任职资格标准探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李小林;基于当代我国高中生心理特征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丽;新加坡学前幼儿课程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张艳;小学数学教材中分数运算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杨;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玲;我国学前教育中的政府责任与成本分担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吴忠魁;当今日本建设终身学习体系的经验与措施[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2 林丽君;知识经济与终身教育[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1期

4 宁虹;重新理解教育——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5 朱永新;关于教师继续教育的政策建议[J];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6 周满生;世界基础教育:面临的挑战、趋势和优先事项——解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国际教育大会"主文件"及"公报与建议"[J];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7 李爱秋;从终身教育的视角看现行高等教育[J];煤炭高等教育;2000年05期

8 傅树京;建立PDS: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共同改革的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01期

9 李学甫;再就业呼唤终身教育[J];中国培训;1998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玉;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会议在沪召开[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9年10期

2 潘海燕;;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发展趋势[J];中小学教师培训;1999年C1期

3 何贤娟;;认清形势 以质取胜[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0年10期

4 李为果;朱润祥;谢志良;邓永前;余建文;;条块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探索[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0年12期

5 王伟光;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过程管理模式[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7期

6 ;四川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工作会议召开[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7 周迪;迟志敏;;教师继续教育缺乏实效性的原因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09期

8 吴侃;;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会2007年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工作结束[J];教师;2007年12期

9 张赵军;;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J];中国农村教育;2010年09期

10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意见的通知[J];江西政报;1997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凯欣;;新加坡茶文化[A];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C];2000年

2 ;世界六大花园城市[A];河南风景园林——学术论文集(第三期)[C];2005年

3 张瑞美;;医院优质服务6+6[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李一平;;新加坡的现代化与文化转型[A];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倪易洲;;新加坡、澳大利亚节水管理体系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6 蔡志祥;;区域研究与国际视野:潮州、香港与东南亚[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7 臧雷振;;比较视野下的国际社区参与实践[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8 刘管平;郭昊羽;;以花园城市新加坡为例谈城市园林设计的几个特点[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1999年

9 林毅;魏勇;王文贵;陈登杰;李玉冰;严玉宝;胡娟;;新加坡鹦鹉感染沙门氏菌病的诊断[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梁中国;;美丽成就品牌[A];中国企业家世纪论坛(2007美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郑建 黄德乾;南京禄口机场与新加坡樟宜机场签署合资框架协议[N];中国民航报;2007年

2 张永兴;新加坡加强网上音乐下载管理[N];中国文化报;2006年

3 颜剑;中国—新加坡FTA谈判:寻求突破服务贸易[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4 林红梅;中航油新加坡公司重组成功[N];民营经济报;2006年

5 记者 廉士传;王克成等领导会见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官司员徐军[N];四平日报;2007年

6 丁怀敏 王俊云;新加坡和我国云南将联姻做大花卉产业[N];中国花卉报;2006年

7 张姗姗;新加坡电信:以国际市场拓展用户空间[N];中国电子报;2007年

8 叶国靖;新加坡腾飞移师越南复制“中国版”工业园[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9 林佩碧;新加坡房产市场吸引外资承包商投资建设[N];建筑时报;2008年

10 林纯洁;新加坡:凯利板踏上征途[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魏炜;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外交研究(1965-1990)[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卢正涛;新加坡威权政治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4 庞卫东;新马分离与合并研究:1945-1965[D];厦门大学;2009年

5 林青;新加坡地区变应性鼻炎中医证候学研究和临床治疗[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方桂香;新加坡华文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郑敏;中国苔类植物染色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虎;国家利益与媒体国际报道[D];暨南大学;2007年

9 张斌;李光耀、苏哈托、马哈蒂尔强国政治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廖文辉;马新的中英文源流东南亚研究及其比较(1800-1965)[D];厦门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若尔;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张慧研;1965-1969年新加坡与美国关系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林方榕;新加坡双语教育发展历史研究与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高茹;新加坡儒家伦理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滕连帅;新加坡推行电子政务的经验和启示[D];吉林大学;2006年

6 蔡小贞;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竞争态势分析:1980-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尹晓丽;新加坡对大国外交战略的形成与演变[D];吉林大学;2007年

8 李炳梅;功能消化不良证候分布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董立彬;新加坡现实主义外交政策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莉;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加坡双语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新加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浅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29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3629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e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