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终身教育与和谐社区的多元文化

发布时间:2017-06-25 15:10

  本文关键词:终身教育与和谐社区的多元文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07年12月20日,上海市终身教育协会以"学习、修身、博爱、和谐"为主题的"终身教育与和谐社区建设专家论坛"在上海田林社区举行。论坛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大学邓伟志教授,著名作家、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叶辛,社会学家、复旦大学胡守钧教授,同济大学章仁彪教授,华东师师范大学吴遵民教授等专家以及社区工作代表作了专题演讲。他们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加速推进上海终身教育体系构筑,繁荣城市多元文化,满足公民日益提高的学习和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市民综合素养,实现社区和谐共生,进一步加快学习型城市建设,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对策解析。本刊摘选专家有关终身教育的观点,以飨读者。
【作者单位】: 上海市哲学学会
【关键词】终身教育体系 多元文化 社区工作 社区建设 和谐 城市社区 生活功能 学习型 荣城市 上海大学
【分类号】:G720
【正文快照】: 城市有文化、学习、交通、娱乐等各种各样的功能,从哲学的角度概括,可以归纳为“三生功能”。一是生产功能;二是生活功能;三是生态功能。其中特别强调以生活功能,也就是2010年世博会的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今天我选择“终身教育与多元社区的和谐文化”为题,核心是“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世路;日本终身教育的进展[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5期

2 H.廷克,扬保筠;西方东南亚历史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1983年09期

3 张渭城;当代重要教育思潮——终身教育[J];国外社会科学;1984年03期

4 阮西湖;多元文化主义——西方国家处理民族关系的新政策[J];民族研究;1985年06期

5 吴端;陈小亚;;青年思想概论(续)[J];当代青年研究;1985年02期

6 邓建华 ,范正宇;关于中国古文化特质的课堂讨论纪要[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7 阮西湖;多元文化政策[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6年01期

8 陆小伟;文化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J];社会;1986年05期

9 蓝建;世界各国广泛开展对天才儿童的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1986年02期

10 东篱;;加拿大四城市的民族构成[J];世界民族;198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维芳;;新疆维、汉族大学生自我概念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李侠;;先驱之举:澳大利亚的汉语和中国文化教学[A];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9年

3 洪孟珠;;新加坡小学华文教材的设计与推行[A];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4 ;前言[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5 哈宝信;;多元文化与上海的都市化[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6 李德洙;;中国都市人类学是一门理论与应用并重的学科[A];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三届世界大会中国代表团论文集[C];1993年

7 沈林;;中国城市里的少数民族[A];中国城市文化与城市生态[C];1998年

8 陈生根;赵邦枝;;论终身教育与高等农业院校的作用[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邹兰;;试论在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并存条件下文化(艺术)馆的职能作用[A];山东省群文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万红金;;都市多元文化的价值——访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杨圣敏[A];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2000年中期会议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文义 尤振华;西部教育:借了一双翅膀[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边江 于晓波;研讨《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国成人教育发展研究》课题[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记者 夏越 樊世钢;社区搭台 教育唱戏[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 王继平;推进社区教育实验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张志坤;社区教育实验与教育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夏越 樊世刚;社区搭台 教育唱戏[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7 翟慧文;提高劳动者素质应从哪些方面入手[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8 邢贲思;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容动摇[N];人民日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黄泽全 张静宇;世界需要多元文化[N];人民日报;2000年

10 方汉文(苏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逾越与融汇:多元文化的新辩证观念[N];文汇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欣欣;后冷战时期的和平[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2 阎嘉;多元文化与汉语文学批评新传统[D];四川大学;2002年

3 田野;多元文化与幼儿教育——澳门幼儿课程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孟凡丽;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课程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罗宏才;佛、道造像碑源流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6 马正学;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庶泉;多元文化课程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朱全红;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及其历史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彭永春;美国高校多元文化教育演进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吴黛舒;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志惟;论跨文化的管理[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2 方远平;多元文化空间冲突与融合的理论分析与区域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颖;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国民族教育的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宋孝忠;关于学习化社区的构建[D];河南大学;2001年

5 吴兵;文化的理解与融合:多元文化课程发展的探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林贵福;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理论和实践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7 陈寿彬;跨文化管理: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D];苏州大学;2002年

8 杨晓林;从“夷”到“他者”——中国文学中“异”的形象学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谭萍;论网络对终身教育的影响[D];广西大学;2002年

10 刘玉娟;多元文化视野中的心理咨询与治疗[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终身教育与和谐社区的多元文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25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4825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4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