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教育养老的制度设计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5 09:16

  本文关键词:教育养老的制度设计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老龄化社会 教育养老 制度设计 路径选择


【摘要】:中国在近几十年里是一个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国家。在激烈社会变迁中,中国老年人的至尊地位正在不断被弱化,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质量不容乐观;而学界以往对老年群体的研究,常常将老年人视为社会负担来探讨解决老龄化问题。2002年,第二次世界老龄问题大会上提出"积极老龄化"理念,老年人的角色发生了根本转变,老年人被认为是家庭、社会和国家的积极贡献者。为此,在"积极老龄化"理念指导下,笔者选取老年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育和养老问题的研究发现,教育与养老的有机结合能够促进老年人精神生活质量的提升,进而提出"教育养老"概念,认为教育养老是一种全新的养老理念与养老方式,它通过政府鼓励、支持和引导老年群体参与各种不同层次、内容与形式的教育文化活动的途径,实现老年群体养老生活的愉悦与整体素质的提升,促进老年人养老质量的全面提高。教育养老的研究是老年教育研究的新内容,它赋予了老年教育全新的价值和使命,为破解中国日益加剧的养老精神生活困境提供了一条全新的路径。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社会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探讨教育与养老问题,思考如何将老年教育与养老保障有效地融合,研究内容聚焦于教育养老的制度设计与实现路径上。论文框架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章绪论,内容包括研究的缘起与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的目标与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之处等。第二章中国教育养老的文化传统与历史渊源,分析了中国古代"尊年敬德"文化传统的形成、社会行为的规范、社会政策的制定等,从中探寻中国古代教育与养老融为一体的历史渊源,进而构建了教育养老概念。第三章中国教育养老现状的实证分析,主要从老年人养老现状和老年教育发展现状两条主线展开分析。第四章中国教育养老的制度设计,论证了教育养老制度设计的政策渊源与现实意义、教育养老制度的属性与功能以及教育养老制度设计的原则与目标等,探讨了教育养老制度体系的内容要素及其相关性。第五章中国教育养老制度实现的路径选择,分析了教育养老在中国实施的可行性,从政府、社会和老年个体三个层面研究在教育养老实施过程中如何使教育与养老有效融合的具体策略,并对教育养老制度建立的组织运行管理和实施方案规划做了详细论证。本研究通过历史探源与现状调研、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主要得出以下一些观点:其一,中国古代从先秦时代开始,就形成了重视尊重老年人的文化传统,随着"尊年敬德"和"孝"文化的发展,老年人的社会地位逐步提高,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西周开始形成了尊老敬老的社会良俗和国家系列尊老制度,如中国古代的"王杖"、"三老五更"等制度的建立,以及"养老于庠"优良传统的形成等,使教育与养老在社会生活中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二,中国老人的养老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养老精神生活状况普遍堪忧。中国老年教育经历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老年教育在各地形成了一些有特色的发展模式,如成都芳草街道的"3+N"模式、深圳市社区养老服务"社工+义工"模式等,这些模式在实施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成功经验对教育养老制度设计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三,教育养老是一种全新的养老理念与养老方式,其实施的关键在于教育养老制度的设计和实施路径的选择;而教育养老制度的最终实现,要以政府为制度责任主体,以完善和创新老年教育为主要内容,将老年教育、学校教育与养老制度有机融合。其四,教育养老制度设计应遵循公共政策的属性,坚持整体性设计原则、多元差异化原则、公平普惠性原则和兼容可行性原则,要能够促进老年人终生全面发展和养老生活质量的提升。教育养老制度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明确教育养老制度设计的责任主体,构建教育养老组织管理机构,培养和开发教育养老专业人才,筹集和管理教育养老经费等。教育养老课程设计是教育养老制度设计的核心内容,总的要求应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生活掌控能力和社会适应的能力,并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和奉献社会。教育养老课程内容应根据老年人养老生活的不同阶段及其生理心理特点开设不同类型的课程,如为养老做准备的课程、学会角色适应的课程和实现生命自由超越的课程等。其五,作为一项全新的制度设计,教育养老如何实施,要从政府、社会和老年个体三个层面探讨实施的具体实现路径。教育养老实施需要借教育和养老发展之力及其有效融合;教育养老实施也要明确实施主体,实际运行应做到组织管理有效;教育养老实施应走渐进式道路,分步分阶段实施,最终实现教育养老制度的全面推广;教育养老实施的理想是使每一位中国老人从制度实施中公平受益,促进中国老人养老质量的全面提升,推动养老保障事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选题和立论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教育养老概念的提出、从研究教育出发探讨养老问题的研究思路,以及教育养老制度设计和实施路径研究等是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但是,由于笔者学识和能力的局限,研究中对教育养老制度设计和实施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考量不全,对中国教育养老未来如何发展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究。也正是基于这些研究缺憾和不足,使笔者清醒地认识到,对教育养老的研究,仅仅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未来还有很多困难需要与学界同仁一起努力,共圆老年人的中国梦!
【关键词】:老龄化社会 教育养老 制度设计 路径选择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777;D669.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3
  • 第一章 绪论13-41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13-17
  • (一) 研究缘起13-15
  • (二) 研究意义15-17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17-31
  • (一) 国内研究述评17-23
  • (二) 国外研究述评23-31
  • 三、相关概念界定31-34
  • (一) 老年人31-32
  • (二) 积极老龄化与老有所为32-33
  • (三) "六个老有"目标33-34
  •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34-36
  • (一) 终身教育理论34
  • (二) 休闲教育理论34-35
  • (三) 福利视角下的需要理论35
  • (四) 碎片化与整体性治理理论35-36
  • 五、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36-37
  • (一) 研究目标36
  • (二) 研究内容36-37
  • 六、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37-39
  • (一) 研究思路37
  • (二) 研究方法37-39
  • 七、创新与不足39-41
  • (一) 创新之处39-40
  • (二) 不足之处40-41
  • 第二章 中国教育养老的文化传统与历史渊源41-69
  • 一、古代"尊年敬德"文化传统的形成41-49
  • (一) "尊年敬德"的文化背景41-43
  • (二) "尊年敬德"的文化探源43-46
  • (三) "尊年敬德"文化的形成46-49
  • 一、古代"尊年敬德"社会行为的规范49-53
  • (一) 家庭尊老行为规范49-51
  • (二) 社会尊老礼仪规范51-53
  • 三、古代"尊年敬德"社会政策的制定53-57
  • (一) 养老保障政策53-54
  • (二) 尊老敬老政策54-57
  • 四、古代养老与教育融为一体的历史渊源57-63
  • (一) 养老与教育融为一体的历史成因58-59
  • (二) 养老与教育融为一体的成功范例59-62
  • (三) 养老与教育融为一体的积极意义62-63
  • 五、教育养老概念的形成及其辨析63-69
  • (一) 教育养老64-65
  • (二) 教育养老与养老教育65-66
  • (三) 教育养老与老年教育66
  • (四) 教育养老与养老保障66-69
  • 第三章 中国教育养老现状的实证分析69-101
  • 一、养老环境和养老质量69-86
  • (一) 养老环境70-75
  • (二) 养老质量75-86
  • 二、老年教育发展历程与现状86-89
  • (一) 老年教育发展历程87-88
  • (二) 老年教育发展现状88-89
  • 三、老年教育促进教育养老的成功范例89-101
  • (一) 成都高新区芳草街道精神养老"3+N"模式89-91
  • (二) 陕西绥德县政府构建实施文化养老91-92
  • (三) 山东兖矿集团企业构建实施文化养老92-94
  • (四) 深圳市坪地社区九九学堂(社工+义工)模式94-95
  • (五) 上海梅陇三村居民区"绿主妇"老年工作室模式95-101
  • 第四章 中国教育养老的制度设计101-117
  • 一、教育养老制度设计的政策渊源101-104
  • (一) 老龄政策中重视老年教育101-103
  • (二) 教育政策中重视老年教育103-104
  • 二、教育养老制度设计的现实意义104-105
  • (一) 有助于弥补老年教育对养老关怀的缺失104-105
  • (二) 有助于促进学校教育与老年教育的有效衔接105
  • (三) 有助于推动养老精神生活保障制度的顶层设计105
  • 三、教育养老制度的属性和功能界定105-107
  • (一) 教育养老制度的属性105-106
  • (二) 教育养老制度的功能106-107
  • 四、教育养老制度设计的思路和原则107-109
  • (一) 教育养老制度设计的思路107-108
  • (二) 教育养老制度设计的原则108-109
  • 五、教育养老制度设计的目标109-110
  • (一) 促进老年人终生全面发展109-110
  • (二) 促进老年人养老生活质量的提升110
  • (三) 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110
  • 六、教育养老制度体系的基本内容110-113
  • (一) 明确教育养老制度的责任主体110-111
  • (二) 构建教育养老组织管理机构111-112
  • (三) 培养和开发教育养老专业人才112-113
  • (四)筹集和管理教育养老经费113
  • 七、教育养老的课程设计113-117
  • (一) 明确教育养老课程设计目标114-115
  • (二) 教育养老课程内容设计115-116
  • (三) 教育养老课程教学手段与方式116-117
  • 第五章 中国教育养老制度实现的路径选择117-131
  • 一、教育养老制度实施的可行性117-118
  • (一) 政治基础117
  • (二) 物质经济基础117-118
  • (三) 文化基础118
  • 二、教育养老制度实施的路径选择118-123
  • (一) 政府层面118-120
  • (二) 社会层面120-122
  • (三) 老人个体层面122-123
  • 三、教育养老与教育相融合的实施策略123-125
  • (一) 教育养老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123-124
  • (二) 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加快教育养老专业人才的培养124
  • (三) 深入开展教育养老理论研究124-125
  • (四) 大学面向老年人逐步开放125
  • 四、教育养老与养老相融合的实施策略125-127
  • (一) 实施教育养老应符合老年群体自身的特点125-126
  • (二) 在城镇地区构建教育养老公共服务平台126
  • (三) 在农村地区利用远程教育实施教育养老126
  • (四) 通过构建养老学校探索教育养老新形式126-127
  • 五、教育养老制度实施的组织运行管理127-128
  • (一) 教育养老制度实施责任主体127-128
  • (二) 教育养老制度实施运行方式128
  • (三) 教育养老制度实施运行管理创新128
  • 六、教育养老制度实施的方案规划128-131
  • (一) 做好教育养老制度与现行制度的有效融入与衔接128-129
  • (二) 选取典型地区试点实施教育养老129
  • (三) 经验总结并全面推行教育养老129-131
  • 结语131-133
  • 参考文献133-143
  • 附录143-153
  • 附录1 养老状况个人调查问卷143-150
  • 附录2 养老状况集体调查问卷150-153
  • 致谢153-155
  •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1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伯敏;;发展海南老年教育的思考[J];今日海南;2001年03期

2 刘海玲;关于老年教育的教学原则之我见[J];新长征;2004年13期

3 沈妮娜;;与时俱进的中国老年教育[J];政协天地;2004年12期

4 李跃;为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开绿灯——访中共锦州市委副书记张庆民[J];党史纵横;2005年11期

5 杨显;;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老年教育事业[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6年03期

6 刘和生;;发展老年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举措[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6年04期

7 陈f+;;和谐社会视角下的中国老年教育现状及对策[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8 孙红英;;老年教育的黄金期——访省政协原主席、福建老年大学校长游德馨[J];政协天地;2007年05期

9 李钊;鞠健;;关于深化油田老年教育工作的探讨[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李宁;;教学与文体活动共促进 增强老年教育凝聚力[J];理论学习;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新凯;;老年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A];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C];2008年

2 周德荣;;老年教育与公民意识内涵之探讨[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3 沈诒;;明媚的阳光 神往的天地——老年教育与我的晚年情缘[A];我与新中国60年[C];2010年

4 史推达;;老年教育及其途径探讨[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08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8年

5 史推达;;影响老年教育性别差异的因素分析[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09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9年

6 王舒婷;;多元视野下的国际老年教育政策比较[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09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9年

7 史推达;;老年教育之老年心理研究[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10年优秀论文选集[C];2010年

8 康学斌;;关于对发展老年教育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点思考[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1年第2期(总第86期)[C];2011年

9 冯毅洁;程鸿辉;邱树萱;杨韵辉;;加快发展老年教育事业 促进构建学习型社会[A];江苏老年学研究论文选集(2005-2006)[C];2007年

10 牛飚;;江苏老年教育[A];世纪之交——江苏老龄问题研究[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于莹 李立新;老年教育: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发展[N];中国老年报;2005年

2 艾青春;统一思想,狠抓落实 推动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N];中国文化报;2000年

3 记者 赵新颜 实习生 黄姗;我市召开老年教育工作座谈会[N];新乡日报;2005年

4 记者 赵丽娜;发展老年教育 构建和谐社会[N];蚌埠日报;2007年

5 记者 李勇;长春老年教育中心成立[N];长春日报;2007年

6 王战宏;行政力推老年教育快速发展[N];中国老年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蓝青 王前进;天津:老年教育蓬蓬勃勃[N];中国老年报;2006年

8 邵景元;当前老年教育的发展态势[N];中国老年报;2007年

9 谢平;老龄社会需要远程老年教育[N];中国老年报;2007年

10 记者 关媛媛;办好老年大学 推动老年教育 促进社会和谐[N];重庆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德荣;老年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黄燕东;老年教育:福利、救济与投资[D];浙江大学;2013年

3 吴燕;教育养老的制度设计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4 王英;中国社区老年教育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澜;我国老年教育社区推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孔丹丹;合肥市老年教育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3 张一晓;美国老年教育之演进[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卢明;城镇老年教育模式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梅蕾;我国城市社区老年教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6 简单;江西省城市老年教育发展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7 罗悦庭;积极老龄化下老年教育发展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崔娟娟;我国“非正规”老年教育发展策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9 郭楠;中日老年教育状况调查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段迎超;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教育推进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241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6241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8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