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交互主体与德育师生关系的重构

发布时间:2017-05-11 06:09

  本文关键词:交互主体与德育师生关系的重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长期以来,在德育中学生主体性被忽视;如今,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重视,但因局限于主客二分的实体思维,在师生关系问题上呈现出以学生主体性代替、否定教师主体性之势,势必影响到德育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造成德育实践的混乱。只有突破传统实体思维转向关系思维,在新的哲学视角指导下对德育师生关系进行重构实现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和谐与优化,交互主体就是这样一个哲学视角。交互主体侧重于主体与主体之间通过平等交流、交往形成的交往共同体或主体群、关系体,强调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互性或共生性。它在主体问题上跳出了传统的实体思维局限,转向了关系思维,有助于真正实现德育师生关系的重构。本文分三部分来论述交互主体与德育师生关系的重构问题。 第一部分是全文的铺垫,阐明德育师生关系的重构的现实起点。先对现有德育师生关系的代表性模式——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与双主体论进行分析,以说明德育师生关系重构的必要性与基本方向。教师中心论是传统德育师生关系的主导模式,它的缺陷日益凸现,这构成了德育师生关系重构的主要现实背景。学生中心论与双主体论是对教师中心论挑战的产物,在尊重学生主体性方面比教师中心论有所进步,但因仍局限于主客二分终未能实现真正的重构,还导致了新的问题出现。主体哲学是主客二分德育师生关系的哲学基础,主客二分的主体哲学造成了德育师生关系的主客二分。主体哲学已遭遇到理论上与实践上的危机,这在理论上说明了德育师生关系重构必须置换其原有的哲学基础。对主客体德育师生关系所面临的现实困境的分析,进一步说明了突破主客二分重构德育师生关系的紧迫性。 第二部分为重点内容。如果简单地把交互主体理解为“主体—主体”关系,不足以反映其真实蕴含,本文从反映人类生活基本领域维度的伦理学意义、认识论意义、生存论意义、社会历史意义等方面来概括交互主体的基本内涵:平等公正,理解共识,基于生活世界的共在,在交往实践中实现交互主体,这几方面不可分割、辩证地统一。交互主体不是在主体哲学内产生的,它的理论优势表明以交互主体代替主客二分实现德育师生关系重构的可能性。再从哲学、伦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视角分析交互主体成为德育师生关系重构的基础的基本依据所在;又从发展角度论述交互主体契合了德育师生关系的发展趋势,阐明了交互主体重构德育师生关系的可行性。 第三部分是论文的升华部分,主要回答为什么说交互主体德育师生关系实现了对德育师生关系的重构的问题。作者将交互主体理念运用于德育师生关系,对交互主体德育师生关系的基本属性作了宏观描述,并从关系视角探析了交互主体德育师生关系中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及它对主客二分中的师生地位的突破。在此基础上,采用对比的方式总结交互主体德育师生关系超越主客二分德育师生关系之体现:消除了中心,师生关系充盈着德育力量;回归生活世界,使德育向本真状态复归;促进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有机统一;发展师生全面的主体性,摆脱占有式德育。
【关键词】:交互主体 德育师生关系 主客二分 主体哲学 超越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4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导言10-16
  • 1 选题缘由10-12
  • 2 研究现状12-14
  • 3 研究基本思路与方法14-16
  • 第一章 现有德育师生关系及其重构的必要16-34
  • 1.1 主客二分德育师生关系之典型16-22
  • 1.1.1 教师中心论:教师是德育主体,学生是德育客体16-19
  • 1.1.2 学生中心论:学生是德育主体,教师是德育客体19-21
  • 1.1.3 双主体论:教师与学生是德育过程中相互转化的主客体21-22
  • 1.2 主体哲学:主客二分德育师生关系的哲学基础22-31
  • 1.2.1 主体哲学基本特征23-25
  • 1.2.2 主体哲学与德育师生关系主客二分25-28
  • 1.2.3 主体哲学的双重危机:现有德育师生关系的哲学基础须置换28-31
  • 1.3 囿于主客二分的德育师生关系之困境31-34
  • 1.3.1 师生主客二分与网络交往之困境31-32
  • 1.3.2 师生主客二分与人的和谐发展之困境32
  • 1.3.3 师生主客二分与人的全面主体性之困境32-34
  • 第二章 交互主体是德育师生关系重构的基础34-52
  • 2.1 交互主体基本内涵34-40
  • 2.1.1 平等公正:伦理学意义上的交互主体35-36
  • 2.1.2 理解共识:认识论意义上的交互主体36-37
  • 2.1.3 基于生活世界的共在:生存论意义上的交互主体37-38
  • 2.1.4 在交往实践中实现:社会历史意义上的交互主体38-40
  • 2.2 突破主体哲学的困境:交互主体成为德育师生关系重构基础的可能性40-42
  • 2.3 交互主体成为德育师生关系重构基础的学理依据42-49
  • 2.3.1 哲学视角:主体性是不断生成的42-44
  • 2.3.2 伦理学视角:适度的主体意识是个体道德形成的前提44-45
  • 2.3.3 社会学视角:德育是教师与学生的社会互动过程45-47
  • 2.3.4 教育学视角:德育的本源是生活世界47-48
  • 2.3.5 心理学视角:德育的意义是在主体与主体间生成的48-49
  • 2.4 交互主体德育师生关系契合德育师生关系的发展趋势49-52
  • 第三章 交互主体德育师生关系对主客二分德育师生关系的超越52-68
  • 3.1 交互主体德育师生关系基本属性52-56
  • 3.1.1 师生之间平等对话与交往52-54
  • 3.1.2 师生之间生活世界的“视界融合”54-55
  • 3.1.3 师生之间德育意义的共同体验55-56
  • 3.2 交互主体德育师生关系中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56-61
  • 3.2.1 教师主体:从形式主体、自信主体到自觉主体57-59
  • 3.2.2 学生主体:从顺从型、封闭型主体到创造型、开放型主体59-61
  • 3.3 交互主体德育师生关系超越主客二分德育师生关系之体现61-68
  • 3.3.1 消除中心,德育师生关系充盈着德育力量61-62
  • 3.3.2 回归生活世界,使德育还原为本真状态62-64
  • 3.3.3 促进教师价值引导与学生自主建构的有机统一64-65
  • 3.3.4 发展师生的全面主体性,摆脱占有式德育65-68
  • 参考文献68-7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项目、发表的论文71-72
  • 致谢7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磊;张弛;;中等职业学校创新型“人本德育”改革研究[J];职教论坛;2012年1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延琪;中职学校“人本德育”实施方案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交互主体与德育师生关系的重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64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3564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c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