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城际铁路地下站客流流线仿真与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04 04:41
  在我国铁路事业快速发展的国情下,为加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城际铁路交通建设迅速展开。在城际铁路车站建设方面,为提高旅客出行效率以及有效解决车站占地面积广和城市用地紧张的矛盾,而产生了城际铁路地下站。这类全新的交通建筑类型,国内已投入使用的数量有限,相关学者也少有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但由于该种类型车站为出行旅客带来极大便捷性,截止2017年,我国已有超过10个省市建成了城际铁路地下站,所以地下站作为铁路交通建筑的新趋势,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作为全新类型的交通建筑类型,城际铁路地下站客流流线设计直接影响着旅客的出行效率,并且车站客流流线的设计,能否满足远期运营下高峰客流的通勤需求,尚需探索与研究。所以本文以当前客流流线状况为依据,通过仿真模拟法预测城际铁路地下站在远期高峰客流情况下,客流流线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为此预先提出应对策略。研究所提出的具体优化策略也将为以后城际铁路地下站的内部空间与流线设计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文章首先介绍了城际铁路地下站的空间及流线特点,通过结合相关流线基础理论及既有学者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影响客流流线的诸多因素。同时结合所采用的流线分析方法,选出与流线相关的系列参数...

【文章页数】:22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城际铁路
        1.4.2 地下站
        1.4.3 客流流线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城际铁路车站的相关研究
        1.5.2 地下轨道交通站点客流流线的研究现状
        1.5.3 流线与功能设施配置、建筑空间的研究现状
    1.6 研究方法
    1.7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城际铁路地下站基本概况及流线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 城际铁路地下站空间及客流流线概况
        2.1.1 城际铁路地下站空间概况
        2.1.2 城际铁路地下站客流流线概况
    2.2 城际铁路地下站客流流线现存问题
        2.2.1 站内客流流线迂折
        2.2.2 设施间流线过短
        2.2.3 出站流线过长
    2.3 流线基础理论研究
        2.3.1 流线设计及组织原则
        2.3.2 流线分析方法
        2.3.3 流线分析基本步骤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际铁路地下站客流流线影响因素分析及仿真模拟的应用
    3.1 城际铁路地下站客流流线影响因素分析
        3.1.1 空间因素
        3.1.2 设施因素
        3.1.3 旅客因素
    3.2 仿真模拟法在流线分析中的应用
        3.2.1 仿真模拟软件选择
        3.2.2 Anylogic概述
        3.2.3 分析参数的选取
        3.2.4 分析方法的实施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际铁路地下站客流流线案例研究
    4.1 研究前期准备
        4.1.1 调研站点选择
        4.1.2 调研方案
    4.2 调研站点基本情况介绍
        4.2.1 站点区位及周边环境状况
        4.2.2 车站运营概况
        4.2.3 站点规模及空间组织概况
    4.3 站点当前出行客流特征分析
        4.3.1 调研站点客流量状况
        4.3.2 调研站点出行旅客构成及出行特征
    4.4 站点当前设施通过状况
        4.4.1 站点站内设施布置
        4.4.2 站内各设施通过能力
        4.4.3 站内设施使用意见反馈
    4.5 站点当前客流流线分析
        4.5.1 前乘车流线分析
        4.5.2 当前出站流线分析
    4.6 当前客流流线模拟
        4.6.1 模拟目的
        4.6.2 模拟依据
        4.6.3 模拟结果
    4.7 各站点旅客流线体验反馈
    4.8 调研结论
    4.9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城际铁路地下站远期高峰客流情况下客流流线模拟
    5.1 旅客到站相关参数设置
        5.1.1 参数设置依据
        5.1.2 乘车旅客到站参数设置
        5.1.3 出站旅客到站参数设置
    5.2 调研站点远期设施布置及数量统计情况
        5.2.1 调研站点远期设施布置情况
        5.2.2 调研站点远期设施统计情况
    5.3 调研站点远期客流流线分析
        5.3.1 乘车流线分析
        5.3.2 出站流线分析
    5.4 调研站点远期高峰客流流线模拟
        5.4.1 旅客集散时间分析
        5.4.2 空间密度分析
        5.4.3 截面客流量分析
    5.5 客流流线模拟结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际铁路地下站客流流线优化与展望
    6.1 客流流线优化原则
    6.2 客流流线优化策略
        6.2.1 空间组织建议
        6.2.2 功能设施布置建议
        6.2.3 站内设施使用建议
    6.3 基于优化策略的地下站优化方案及模拟
        6.3.1 车站优化方案
        6.3.2 优化方案的仿真模拟
    6.4 展望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38307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8307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3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