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好莱坞电影对海派文化的影响(1930-1949)

发布时间:2018-03-02 00:24

  本文关键词: 好莱坞电影 西方文化 旧上海 中国早期电影 社会文化变革 出处:《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好莱坞电影具有超乎寻常的文化传播功能,受早期好莱坞影片影响,上海社会文化形态和上海市民的文化道德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早期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传播,激起了上海市民民族意识的觉醒,催生了中国民族电影并使之成为引领中国民族文化进步的旗帜,客观上为上海社会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开放和变革。这种开放和变革像潮水般席卷上海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等各个层面,使上海这个东方都市不仅具备了当时世界顶尖的物质文明和外民族文化成果,而且在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激烈碰撞中将中西方文化兼容并蓄,使本土的民族文化得到快速发展。本文以早期好莱坞电影影响下的海派文化为中心议题,以电影诞生的划时代意义——好莱坞电影的独特魅力及其文化扩张功能——好莱坞电影对早期中国电影的催生和对上海社会文化的影响——好莱坞电影与上海社会文化开放与碰撞的关系——为脉络,重点分析了在好莱坞电影的影响之下,中国民族电影和上海社会文化为什么非但未能"全盘西化",反而"借力"顺势发展成为中国现代新文化的旗帜和中心。文章主体分为五章:第一章从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电影对旧上海影响之大的事实出发,试图通过对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的探讨解释问题提出背后的逻辑。同时,本章后半段收集整理了1930-1949年间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大陆的基本信息及数据统计,从整体上描绘了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的基本发展情况,进而引入了上海海派文化、海派文学和海派电影等相关概念,为后续章节的进一步讨论设定了整体框架。第二章由内及外,首先明确指出好莱坞电影独特魅力的内在来源是美国鲜明的民族文化,然后尝试通过对几部典型的好莱坞电影的分析,找到他们场面设计宏大,人物设定丰满,历史渗透独到等特点与其民族个性的相关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本章的后半段集中讨论了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发展与扩张,论证了好莱坞电影在旧上海大行其道的三个主要原因,即独特的运营手段、良好的叙事方式和全方位的明星印象。第三章考察了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社会文化变革的影响。章节前部分按照时间脉络,依次梳理了中国本土早期电影及相应时期民族文化特性,好莱坞电影等文化舶来品的引入前后,本土电影的变化以及好莱坞电影进入上海后对于海派文化的全面塑造。在这些基础上,章节的后半部分着眼于本土电影在不同时期方向和风格上的转变,论述了左翼电影在特殊时期和历史背景下的领导作用。第四章在前三章的基础上,考察了中国电影与海派文化的相互发展及"耦合"关系,本章从史实出发,就两者集合的历史契机、历史背景进行了深入探讨,随后,本章的后半部分对现代女性、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政治和商业化等关键元素一一剖析,完善了大框架上的细节,将好莱坞对中国电影和文化的影响范围和影响深度作了适当的延展。第五章以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互关系为讨论对象,从两者之间相互交织、相互依赖到两者之间相互博弈,相互排斥,从好莱坞对海派文化形成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到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抵制文化入侵。本章再次将好莱坞电影放回大文化背景中考量,力图将推动历史文化发展的两个主要力量的运动轨迹加以合理的分析与解释。结语部分认为:古老的中国文化具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神奇力量,任何外来文化都没有能力征服它,而只能被它所征服;文化的开放和开放的文化,会产生一种神奇的魔力,能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永葆生命活力、永立时代潮头。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9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艳华;尚一鸥;;殖民文化与伪满洲国的“娱民电影”[J];外国问题研究;2009年04期

2 王华;;世界近代史背景下的殖民文化问题[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罗岗;;左翼思潮与上海电影文化——以《神女》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4 赵新泉;;美国电影在其价值观输出中的作用[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8年02期

5 范叶妮;;大众传媒与消费文化关系探讨——以美国类型电影为例[J];新闻界;2008年01期

6 高小健;;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对美国电影的态度[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周勤 ,李友平;回望:三十年代上海电影风云变幻[J];电影;2005年11期

8 郦苏元;30年代中国电影运动名称刍议[J];当代电影;2004年01期

9 汪朝光;早期上海电影业与上海的现代化进程[J];档案与史学;2003年03期

10 王确,张树武;关于文学新历史主义的思考[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6期



本文编号:15542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15542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8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