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中的中国古典舞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8 13:06

  本文关键词:比赛中的中国古典舞现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比赛”为视角,通过比赛机制整合中国古典舞的比赛生态。作者将发生在比赛中的中国古典舞现象作为线索,关注中国古典舞发展的不同领域,探讨与比赛相关的中国古典舞建设,并试图提出中国古典舞发展中的问题所在以及解决问题的可行途径。 作者借用舞蹈生态学的方法,把发生在舞蹈比赛中的“中国古典舞”作为核心物,通过对核心物呈现于比赛生态中种种现象的梳理与分析,目的是进一步探讨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也就是说,比赛的文化生态环境不仅限于比赛,还扩展到受它影响或影响到它的相关领域,所以本文将舞蹈比赛中呈现出的中国古典舞发展与变革状况纳入研究范围。 为了整理中国古典舞在比赛中的突出现象,作者将舞蹈比赛中的中国古典舞类项比赛设为一个独立的比赛范畴,即中国古典舞比赛。在这个范畴内,仅观照“中国古典舞”的比赛内容,在不涉及其他舞种的比赛范畴内,为了寻找比赛中中国古典舞现象产生的具体因素,作者将比赛中三个最具争议的现象——语言突破与风格变异、技术运用、“题材雷同”——进行历史的纵向梳理,在梳理的过程中,寻找到现象产生的“原点”。 本文以比赛中的中国古典舞现象为切入点,内容涉及中国古典舞表演、创作以及与比赛相关的部分教学内容。本文第一章,作者介绍了中国古典舞比赛生态的形成以及比赛机制的构成,界定了中国古典舞比赛机制为比赛中促进中国古典舞发展的动力机制,为论文的展开找到逻辑起点。第二章中,为了寻找比赛的“可比性”,文中详细介绍了中国古典舞舞种属性的参照标准、评价内容以及评价体系。论文第三章,通过对比赛历程中中国古典舞现象的纵向梳理,来探讨中过古典舞当下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古典舞比赛中的问题大多与创作有关,从比赛的视角看中国古典舞发展,创作的问题将被凸现出来。随着创作手法的“多元化”,中国古典舞创作观念的“自由化”也愈加明显。因此,论文第四章对中国古典舞的创作态势进行分析,同时对创作中国古典舞作品的编导进行个案研究,期望发现中国古典舞在创作观念上变化的复杂原因。而第五章中,作者将就中国古典舞的教学建设与比赛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剖析与比赛相关的中国古典舞文化建设。企望本文对比赛中中国古典舞现象的见解与认识,对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建设与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 比赛 现象 中国古典舞创作 中国古典舞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722.4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3
  • 引言13-24
  • 一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14-16
  • 二 研究方法16-17
  • 三 研究现状17-18
  • 四 概念界定与延展18-20
  • 1. 中国古典舞18-19
  • 2. 中国古典舞比赛19-20
  • 五 中国古典舞比赛的相关背景20-24
  • 1. 四大舞蹈赛事20-22
  • (1) 全国舞蹈比赛20-21
  • (2) “桃李杯”舞蹈比赛21
  • (3) 中国舞蹈“荷花奖”比赛21-22
  • (4) CCTV电视舞蹈大赛22
  • 2. 中国古典舞比赛的社会背景22-24
  • 第一章 中国古典舞比赛生态概况24-38
  • 第一节 中国古典舞比赛对中国古典舞发展的影响24-30
  • 一 环境对舞种的影响与制约24-26
  • 二 中国古典舞比赛生态对舞体的影响26-27
  • 三 中国古典舞比赛生态对舞种的影响27-30
  • 1. 对中国古典舞审美价值的影响27-28
  • 2. 繁荣创作、鼓励作品中体现不同的中国古典舞创作观念28
  • 3. 强化中国古典舞的教学建设28-29
  • 4. 促进大量中国古典舞人才的出现29-30
  • 第二节 中国古典舞比赛机制的运作30-38
  • 一 中国古典舞比赛机制30-34
  • 1. 机制31-32
  • (1) 机制的概念界定31-32
  • (2) 机制的整体运作32
  • 2. 中国古典舞比赛机制的运行32-34
  • (1) 中国古典舞比赛机制的结构与建设32-33
  • (2) 中国古典舞比赛机制的功能构成33-34
  • 二 “现象”涉及的比赛环节与相关领域34-38
  • 1. 中国古典舞比赛机制的实际运作概况35-36
  • 2. 比赛中中国古典舞现象涉及的专业范围36-38
  • 第二章 中国古典舞比赛的舞种属性参照标准38-58
  • 第一节 中国古典舞的标准体系38-42
  • 一 精神标准38-40
  • 二 形态标准40-42
  • 第二节 中国古典舞比赛的评价标准42-54
  • 一 不同比赛方式中的中国古典舞43-47
  • 1. 中国古典舞的比赛方式43-46
  • (1) 按表演形式分类的舞蹈比赛43-45
  • (2) 按舞种分类的舞蹈比赛45-46
  • 2. 中国古典舞在不同比赛方式中的评价标准46-47
  • 二 评价体系成为“中国古典舞”演变的官方推动力47-54
  • 1. 中国古典舞比赛的评价体系构成47-49
  • 2. 评价体系中针对“舞种归属”的不同立场49-50
  • 3. 中国古典舞比赛的主要内容50-54
  • (1) 作品51-52
  • (2) 技巧52-53
  • (3)组合53-54
  • (4)即兴54
  • 第三节 比赛中的中国古典舞现象与现象折射出的问题54-58
  • 一 中国古典舞在比赛中的突出现象55-57
  • 1. 语言与风格55-56
  • 2. 技术至上56
  • 3. 题材56-57
  • 二 比赛中中国古典舞现象折射的问题57-58
  • 第三章 比赛历程中凸显的中国古典舞现象58-82
  • 第一节 语言的突破与风格的变异58-71
  • 一 从教学语言到创作语言59-64
  • 1. 教学语言59-63
  • (1) 戏曲舞蹈59
  • (2) 芭蕾59-60
  • (3) 武术60-61
  • (4) 身韵61-62
  • (5) 其他语言62-63
  • 2. 教学语言到创作语言的演进63-64
  • 二 比赛中作品的语言突破与风格变异现象64-71
  • 1. 20世纪80年代比赛作品的语言创新64-67
  • 2. 20世纪90年代比赛作品的语言创新与风格变化67-71
  • 第二节 比赛中的“技术运用”71-76
  • 一 “技术运用”的合理性71-73
  • 1. 传统艺术的“技术运用”71-72
  • 2. 舞蹈中运用技术技巧的必要72-73
  • 二 合理的“技术运用”73-76
  • 1.20世纪80年代的"技术运用”73
  • 2.20世纪90年代的“技术运用”73-75
  • 3. 2000年之后的“技术运用”75-76
  • 第三节 比赛中的“题材雷同”现象76-82
  • 一 题材类型76-78
  • 二 舞蹈比赛中呈现的题材选择偏向78-82
  • 1.20 世纪80年代作品的题材类型与偏向78
  • 2.20 世纪90年代作品的题材类型与偏向78-79
  • 3.20 00年以后作品的题材类型与偏向79-82
  • 第四章 从舞蹈比赛看中国古典舞创作82-98
  • 第一节 中国古典舞比赛中的创作态势82-86
  • 一 中国古典舞创作手段的多元化83-86
  • 1. “有机”揉合与变化83-84
  • 2. 合理吸收与借鉴84
  • 3. 动作解构84-86
  • 二 比赛中的中国古典舞现象与编导创作之关系86
  • 第二节 参赛作品创作观念的案例分析86-98
  • 一 唐满城的舞蹈创作观念87-89
  • 1. “身韵”对舞蹈创作思维的启发88
  • 2. “个性”融于“共性”的创作法则88-89
  • 二 孙颖的舞蹈创作理念89-91
  • 1.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观89-90
  • 2. “汉唐古典舞”获奖作品的启示意义90-91
  • 三 陈维亚的个案研究91-93
  • 1. 舞蹈比赛对其古典舞创作的影响91
  • 2. 以形象塑造为目的的创作观念91-92
  • 3. 作品分析92-93
  • 四 张云峰的个案研究93-98
  • 1. 舞蹈比赛对张云峰古典舞创作的影响94
  • 2. 寻求个性表达的中国古典舞创作观94-95
  • 3. 作品分析95-98
  • 第五章 从舞蹈比赛看中国古典舞教学建设98-108
  • 第一节 中国古典舞比赛与教学建设之关系98-102
  • 一 舞蹈比赛促进了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的完善98-100
  • 1. 舞蹈比赛对基训课价值标准的影响98-99
  • 2. 教学剧目99-100
  • 二 “学院派”舞蹈创作与中国古典舞比赛之间的影响100-102
  • 1. “学院派”舞蹈创作100-101
  • 2. “学院派”中国古典舞的创作类型101
  • 3. “学院派”中国古典舞与舞蹈比赛之间的相互促进101-102
  • 第二节 教学建设为中国古典舞比赛提供人才储备102-105
  • 一 中国古典舞比赛中的人才类型102-104
  • 1. 选手的成长经历102-104
  • 2. 编导的类型104
  • 二 中国古典舞人才的文化理念缺失104-105
  • 第三节 教学建设与比赛创作中的语言失范105-108
  • 结语108-111
  • 参考文献111-117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117-118
  • 致谢11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正一,吕艺生;关于中国古典舞的指导思想问题[J];舞蹈教学与研究;1987年01期

2 于平;当代世界的舞蹈价值抉择[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3 于平;关于舞蹈分类的若干思考——从首届《荷花奖》总决赛谈起[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4 洪霁;《黄河》之后:中国古典舞创作态势分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5 于平;第六届“桃李杯”舞蹈创作态势分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6 金浩;试论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训练与发展[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7 许锐;迷茫的恐慌——漫谈中国传统舞蹈创作的“现代化”[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许锐;透视陈维亚的舞蹈创作艺术[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金浩;舞蹈论语——唐满城先生舞学思想实录[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王伟;凝聚产生力量 进取诞生希望——对中国古典舞学科校庆系列活动的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本文关键词:比赛中的中国古典舞现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44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2544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1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