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小说的虚幻现实主义

发布时间:2017-03-20 15:00

  本文关键词:莫言小说的虚幻现实主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中国先锋作家中脱颖而出的莫言,经过三十余年对“乡土中国”的创造性写作,已经形成自己的“虚幻现实主义”小说风格。创作方法对梦境、幻觉、无意识、自由联想等“心理现实”的描写,美学范式对美与丑的并置以及哲学话语对辩证发和诡辩论的挪用,构成了莫言小说的虚幻现实主义风格。这种风格的生成内因是中国现代性的文化语境和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强力反动,而生成外因是新感觉主义、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等西方艺术流派对莫言的小说创作的深刻影响。 莫言小说在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叙述动作以及语言和文体上,都做出了富有成效的大胆实验。特别在叙述视角上的变换,赋予小说叙事极大的自由,也增加了叙述对象的虚幻性,这为莫言小说的虚幻现实主义风格奠定了“叙事”基础。莫言小说在形式上从未失去先锋性,而莫言的小说形式包含着对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的多层面、多角度的审视。 莫言小说的人物谱系主要包括少年形象、“父性”形象、“母性”形象和知识分子形象。“把好人当坏人来写,把坏人当好人来写,把自己当罪人来写”是莫言小说的人物塑造方法,这改变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中人物形象的惯常描写模式。莫言小说常把人物放置在驳杂的社会语境中展开对人性的深度挖掘,悖论性的人物形象是虚幻现实主义的显著特征。 莫言小说具有强烈的反思意识和批判精神。在历史书写中,莫言小说尽可能多地“还原”历史的各种建构性力量;其中,“外国人”形象的引入,成为透视中国历史的一个独特侧面。在现实描绘中,莫言小说通过讲述动物故事、鬼怪故事而生发的一系列怪诞事件,成为批判当下现实的一种特殊维度。乡土文化在中国文化结构中日渐式微,包括莫言在内的部分中国作家开启了一种“新乡土文学”写作。莫言的虚幻现实主义融合西方现代小说艺术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资源,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一片广阔的生发空间。在这个意义上,莫言小说的虚幻现实主义风格具有“世界文学”的品质。
【关键词】:莫言小说 虚幻现实主义 叙事方式 人物形象 高密东北乡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22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对象8-11
  • 二、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1-19
  • 三、选题意义与逻辑框架19-22
  • 第一章 虚幻现实主义:一种新风格22-56
  • 第一节 何谓虚幻现实主义22-30
  • 第二节 虚幻现实主义的生成内因30-42
  • 一、中国现代性与“高密东北乡”小说王国30-36
  •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反动36-42
  • 第三节 虚幻现实主义的生成外因42-56
  • 一、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远亲”42-50
  • 二、虚幻现实主义不等于魔幻现实主义50-56
  • 第二章 虚幻现实主义的叙事方式56-87
  • 第一节 莫言小说的叙述内容56-65
  • 一、故事的“传奇化”56-60
  • 二、结构就是“政治”60-62
  • 三、行动与“内因果”62-65
  • 第二节 莫言小说的叙述话语65-74
  • 一、故事时间与文本时间的错位65-67
  • 二、多变的叙述视角67-71
  • 三、儿童的“冷眼”聚焦71-74
  • 第三节 莫言小说的叙述动作74-80
  • 一、叙述者、“我”与“莫言”75-77
  • 二、叙述声音的凸现77-78
  • 三、受邀约的接受者78-80
  • 第四节 莫言小说的语言与文体80-87
  • 一、语言的感觉化80-82
  • 二、话语的反讽性82-84
  • 三、跨体写作的探索84-87
  • 第三章 虚幻现实主义的人物谱系87-119
  • 第一节 莫言小说的少年形象87-95
  • 一、黑孩:沉默与反抗87-91
  • 二、罗小通:早熟与幼稚91-95
  • 第二节 莫言小说的“父性”形象95-101
  • 一、余占鳌:“新英雄”95-98
  • 二、赵甲、孙丙、钱丁:三爹会审98-101
  • 第三节 莫言小说的“母性”形象101-110
  • 一、戴凤莲:“新女性”101-103
  • 二、上官鲁氏:人民“地母”103-107
  • 三、万心:“包青天”或罪人107-110
  • 第四节 莫言小说的知识分子形象110-119
  • 一、王三:人还是猴110-113
  • 二、方富贵:死了还是活着113-115
  • 三、蝌蚪:最后的知识分子115-119
  • 第四章 虚幻现实主义的历史书写与现实批判119-140
  • 第一节 莫言小说的历史书写119-131
  • 一、历史的倒影:一个侧面119-125
  • 二、“变”与“不变”:一种话语125-131
  • 第二节 莫言小说的现实批判131-140
  • 一、动物故事的戏谑描摹131-135
  • 二、鬼怪故事的魅惑书写135-140
  • 第五章 虚幻现实主义的民族性与世界性140-165
  • 第一节 莫言小说的民族性140-150
  • 一、“乡土中国”的平视眼光140-146
  • 二、“新乡土文学”的肇始146-150
  • 第二节 莫言小说的世界性150-165
  • 一、从诺奖颁奖词看“文学形象”151-157
  • 二、从书写故乡经验到世界文学157-165
  • 结语 虚幻现实主义的意义165-168
  • 附录: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全文168-170
  • 参考文献170-174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174-175
  • 致谢1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亮;;马原的叙述圈套[J];当代作家评论;1987年03期

2 陈思和;;关于长篇小说结构模式的通信[J];当代作家评论;1988年03期

3 莫言;说说福克纳这个老头儿[J];当代作家评论;1992年05期

4 莫言;文学创作的民间资源——在苏州大学“小说家讲坛”上的讲演[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01期

5 莫言;诉说就是一切[J];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05期

6 ;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专辑[J];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04期

7 莫言;;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J];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01期

8 陈思和;;人畜混杂,阴阳并存的叙事结构及其意义[J];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06期

9 莫言;;阅读与人生[J];中国德育;2008年10期

10 刘再复;;再说“黄土地上的奇迹”[J];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宁明;论莫言创作的自由精神[D];山东大学;2011年

2 刘广远;莫言的文学世界[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莫言小说的虚幻现实主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79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2579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3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