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法制与社会阶层变迁

发布时间:2017-03-21 20:16

  本文关键词:西汉法制与社会阶层变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社会分层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长时段地存在于我国传统社会,轴心时代的先哲们对社会分层问题已经进行过深入的理论思考,尤其是先秦儒家集大成者荀子提出应当以礼、法为指导对社会阶层进行合理划分以利于治国理政的理论,对中国传统社会以礼治、法治两手解决社会分层问题产生重要影响。轴心时代关于法治与社会分层的经典理论在我国传统社会型塑阶段的西汉得到了印证。本论根据史籍中反映的西汉社会阶层变迁的客观历史现象,择取王侯、官僚、商人、游侠四个典型的社会阶层为研究对象,借助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中的法律史料,探讨法律制度对西汉社会阶层变迁的作用与影响。揭示以皇帝为核心的西汉统治集团通过怎样的律令制度设计调整各阶层利益关系,以强化对社会各阶层的控制,进而实现对国家的治理,同时藉由社会阶层变迁的过程与结果进一步深化我们对西汉法律制度与西汉社会的认知与理解。全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及结语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份说明本论题的缘起,研究意义及价值;对本研究领域的学术史进行梳理,明确研究思路及核心观点,说明本论题的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正文五章是论文的主体部份,从以下五个方面对相关问题进行论述:第一章,西汉法律制度与社会阶层变迁之基础。法律制度与社会阶层均根植于深厚的政治、经济、文化土壤,因此本章着重对西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形态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梳理。政治基础,从郡县制与官僚制演进的角度探讨皇帝制度的成立,揭示皇权政体的集权特质;经济基础,西汉经济经历了汉初“相对自由”阶段向中期统制经济的转变,统制经济主要表现为国家专卖和重农抑商两个方面;文化基础,轴心时代思想家提出的社会分层理论与因能授官的取材策略深刻地影响着西汉社会,因能授官的“能”在西汉不同阶段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自武帝独尊儒术始,“能”更多地被诠释为儒学知识。以上政治、经济、文化共同决定了西汉法律制度的时代特色,进而影响社会阶层的变迁方向。第二章,西汉法律制度与王侯阶层变迁。西汉承袭嬴秦皇帝制度的同时大行分封,以丹书铁契、盟誓、剖符、诏令等形式封赏功臣、宗室为王侯,赋予并保障其政治、经济甚至军事特权。但是皇权政体的集权特质与王侯分权是根本冲突的,皇帝制度与封建制的固有矛盾决定了汉国中央与诸侯国、皇权与王侯的对抗无法避免。所以,汉王朝通过颁行推恩令、酎金律、左官律等一系列律令一再压缩王侯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王侯阶层由此日渐式微。法律抑制下王侯衰落的另一面则是政治权力愈渐集于中央,集于皇帝。第三章,西汉法律制度与官僚阶层变迁。藉由仕进制度选举人才以建立高效的官僚体系为统治者实现治国理政所必需。西汉仕进制度于初期承袭秦制,中期开始逐渐青睐儒生、依赖儒学。儒学与仕进制度的结合推动了西汉官僚阶层的结构性变迁,官僚阶层中儒官比例增加,“士大夫政治”格局由此奠基。儒官积极参与立法建制,前中后期均不乏代表性人物为西汉法治作出贡献,儒学由此渗透到国家的立法建制、司法裁判当中,儒学的独尊地位得到巩固。统治阶层正是通过将儒学引入仕进制度强化了对文化领域的控制。第四章,西汉法律制度与商人阶层变迁。西汉法律制度对商人的抑制是主流的,汉初律令对商人生活方式加以限制并且切断商人入仕之途,后又屡次迁徙之,武帝主政的汉中期抑商达到顶峰,币制改革、均输、平准、告缗令等诸多法令透露着明显的抑制商人倾向。但是,汉国家在抑制商人的同时为了国计民生,又颁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商业发展的法令,如通关梁,驰山泽之禁,而且均输、平准之法亦可解读为国家对商业的重视。在抑制商人与重视商业的法令左右下商人阶层或兼并土地,跨界经营成为大土地所有者,或利用国家政令拜爵入仕成为官宦,藉此,西汉商人阶层的变迁主要体现为身份的多元化。这两类看似相悖的法令,实质是统一的,汉王朝希冀利用这些法令打击商人以实现对经济领域的统制,进而维护大一统秩序。第五章,西汉法律制度与游侠阶层变迁。游侠的特质是以侠义精神与实际行动得到舆论认同,进而建构以己身为中心的人际关系网络。此人际关系网络成为游侠采取社会行动的基础,游侠对社会秩序的影响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违法犯禁,破坏官方建构的秩序,比如藏匿亡命、涉私斗、报私仇、横行无忌、武断乡曲;二是行侠仗义,辅助国家律令、地方政府以维持社会秩序,比如赈济乡里,扶助贫弱,调解民间纠纷等等。对于社会秩序,游侠犹如一把双刃剑,西汉的律令制度与具体的治理措施也呈现出打击与利用并存的两面性。因此,游侠阶层在西汉中后期逐渐发生变化,其一,精神风貌与行事方式的转变,渐有“君子退让之风”;其二,身份转变,有的开始放弃游侠的身份,取得国法认同的身份,比如:入仕为官。西汉统治者经由律令制度抑制、任用游侠,促成了游侠的转变,也加强了对地方社会的控制。总之,在我国传统社会型塑阶段的西汉时代,以皇帝为代表的统治集团在先秦法律文化的影响下,结合西汉社会所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形态与发展趋势,采用法治的方式对社会各阶层施加影响,以达成治国理政之目的。而从社会实效反思法律制度,王侯阶层、官僚阶层、商人阶层及游侠阶层在西汉社会的沉浮与枯荣揭示了法律制度在整合社会、型塑社会、调整社会关系、平衡及分配社会利益中的巨大功能和作用。
【关键词】:法律制度 社会阶层 集权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34.1;D929;D663
【目录】:
  • 内容提要4-7
  • Abstract7-12
  • 绪论12-25
  • 一、研究缘起12-13
  • 二、研究综述13-23
  • (一)社会史学界研究达到的高度13-18
  • (二)社会史学界研究的遗漏18-19
  • (三)法律史学界研究达到的高度19-21
  • (四)法律史学界研究的遗漏21-23
  • 三、研究范围、方法23-25
  • (一)研究范围23-24
  • (二)研究方法24-25
  • 第一章 西汉法律制度与社会阶层变迁之基础25-41
  • 一、政治基础:皇权政体确立25-30
  • (一)郡县制的建立26-28
  • (二)官僚制的成立28-30
  • 二、经济基础:统制经济形成30-33
  • (一) 国家专卖制度30-31
  • (二)重农抑商政策31-33
  • 三、文化基础:社会分层理论33-41
  • (一)社会阶层划分标准33-36
  • (二)社会成员晋升条件36-41
  • 第二章 西汉法律制度与王侯阶层变迁41-67
  • 一、分封制与王侯阶层的兴起41-57
  • (一)分封军功43-47
  • (二)分封宗室47-51
  • (三)王侯阶层之权益51-57
  • 二、王侯阶层式微的法律解释57-65
  • (一)谋反58-62
  • (二)推恩令62-63
  • (三)左官律63-64
  • (四)附益之法64
  • (五)酎金律64-65
  • 三、小结:王侯兴衰与权归中央65-67
  • 第三章 西汉法律制度与官僚阶层变迁67-100
  • 一、西汉仕进制度的承继与开创67-86
  • (一)汉初承秦与启后67-73
  • (二)中期仕进制度儒化开始73-82
  • (三)后期仕进制度儒化的深入82-86
  • 二、法制推动下官僚结构的演变86-89
  • (一)汉初官僚构成:军功与法吏86-87
  • (二)中期官僚构成:兼取各家人才87-89
  • (三)后期官僚构成:纯任儒生89
  • 三、儒官与法律贡献89-98
  • (一)礼仪制度及其意义90-92
  • (二)春秋决狱之兴起及其异化92-98
  • 四、小结:以取士加强文化控制98-100
  • 第四章 西汉法律制度与商人阶层变迁100-127
  • 一、抑商之立法分析100-110
  • (一)汉初法制对商人的抑制101
  • (二)中期法制对商人的抑制101-109
  • (三)“抑商”法令再议109-110
  • 二、律令抑制下的超越:商人身份多元化110-120
  • (一)经济政策与商人崛起110-113
  • (二)律令抑制与商人资本的转移113-116
  • (三)制度便利与商人获取权力116-120
  • 三、抑商法令之反思120-125
  • (一)抑商法令之伦理正当性121-123
  • (二)抑商法令与大一统秩序123-125
  • 四、小结:经由抑商统制经济125-127
  • 第五章 西汉法律制度与游侠阶层变迁127-149
  • 一、侠对法律秩序的破坏128-138
  • (一)窃生杀之权129-132
  • (二)藏匿亡命132-134
  • (三)谋反134-136
  • (四)其他罪行136-137
  • (五)“犯禁”的另一个面向137-138
  • 二、法律对侠的惩治138-143
  • (一)迁徙138-140
  • (二)诛杀140-141
  • (三)任用141-143
  • 三、法律抑制下侠之变迁143-147
  • (一)“退让君子之风”143-144
  • (二)身份之转变144-147
  • 四、小结:游侠退让与地方秩序147-149
  • 结语:再议律令时代社会阶层之变迁149-152
  • 参考文献152-162
  • 致谢1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坤;;论汉初经济立法与商人身份多元化[J];经济法论坛;2013年02期

2 朱腾;;为礼所缚的汉代皇权——有关礼之规范功能的一个考察[J];现代法学;2013年03期

3 徐燕斌;;汉简扁书辑考——兼论汉代法律传播的路径[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4 彭中礼;;法律渊源词义考[J];法学研究;2012年06期

5 李都都;;两汉议郎考补[J];史学月刊;2012年05期

6 柳宁宁;;两汉时期官员商业经营活动探析[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王子今;;西汉长安的公共空间[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年01期

8 徐世虹;;百年回顾:出土法律文献与秦汉令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宋杰;;西汉长安的丞相府[J];中国史研究;2010年03期

10 严清华;方小玉;;先秦两汉商人分层之变迁及其政策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海涛;汉代宗室王侯犯罪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西汉法制与社会阶层变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02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2602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d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