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俄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9 16:03

  本文关键词:汉俄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人体名词作为人类语言的最基本词汇之一,其所体现出的隐喻也是人类普遍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本论文试图从认知、语义和文化角度对汉俄两种语言中的人体名词隐喻现象进行研究。汉语和俄语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语言。尽管两种语言分属于不同的语系,但在人体名词隐喻的认知研究和文化因素方面却有着充分的可比性,中俄两国不同的文化和认知基础对于两种语言中隐喻的影响也是悠久而深刻的。这些都是我们能够将两种语言中的人体名词隐喻进行比较的重要基础。应当说,汉俄人体名词隐喻的对比研究是十分重要的。隐喻作为人类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语言文化的反映十分直接,同时也反映在各种不同的语言层次上。通过对于汉俄人体名词隐喻的认知、语义和文化三个角度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两种语言的异同和揭示出汉俄民族对人体隐喻的不同认知研究。同时,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在当今的汉语和俄语中,人体隐喻的数量已经大大增加。对于人体隐喻的认知分析研究,不仅能够有助于我们解决诸如社会发展历史,文化往来等问题,同时对于促进中国和俄罗斯在文化上的相互理解也具有积极意义。在此基础上,笔者将综合运用描写与解释结合研究法,对比研究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研究法,对于汉俄人体名词隐喻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探讨。
【关键词】:人体名词 俄语 汉语 隐喻 对比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5;H15
【目录】:
  • 内容提要4-5
  • 中文摘要5-8
  • Abstract8-15
  • 第一章 绪论15-24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15-16
  • 1.2 研究综述16-21
  • 1.2.1 国内研究综述17-18
  • 1.2.2 国外研究综述18-21
  • 1.3 研究方法21-22
  • 1.4 论文创新22
  • 1.5 论文结构22-23
  • 1.6 语料收集23-24
  • 第二章 隐喻认知研究24-52
  • 2.1 隐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24-40
  • 2.1.1 西方隐喻研究综述24-32
  • 2.1.2 中国语言学界的隐喻研究32-36
  • 2.1.3 俄罗斯学者的隐喻研究现状36-40
  • 2.2 隐喻对比研究的理论基础40-44
  • 2.3 隐喻认知研究的理论基础44-52
  • 第三章 汉俄人体名词的语义研究52-70
  • 3.1 人体名词的本义与引申义52-60
  • 3.1.1 汉俄人体名词的本义52-56
  • 3.1.2 汉俄人体名词的引申义56-60
  • 3.2 汉俄人体名词多义性的对比60-65
  • 3.3 汉俄人体名词隐喻性的对比65-70
  • 第四章 汉俄人体名词隐喻的形式研究70-88
  • 4.1 汉俄人体名词隐喻的类型划分70-76
  • 4.1.1 情感性隐喻70-72
  • 4.1.2 时间性隐喻72-74
  • 4.1.3 容器性隐喻74-76
  • 4.2 汉俄人体名词的情感性隐喻76-82
  • 4.3 汉俄人体名词的时间性隐喻82-85
  • 4.4 汉俄人体名词的容器性隐喻85-88
  • 第五章 汉俄人体名词隐喻的模式及认知类型研究88-111
  • 5.1 汉俄人体名词的隐喻的映射模式88-95
  • 5.2 汉俄人体名词隐喻认知类型分析95-103
  • 5.3 汉俄人体名词认知中的语言世界图景因素103-111
  • 结论111-113
  • 参考文献113-137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137-138
  • 后记13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海云 ,谭林;语言世界图景之管窥[J];中国俄语教学;2003年01期

2 王蕊;;论世界图景中的语言图景与文化图景[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刘颖;;俄汉民族象征中的语言世界图景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34期

4 宋洪英;;俄语世界图景中的“劳动”认识定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刘波;;艺术视野中的俄汉“黑”、“白”文化世界图景[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苏晓棠;;俄语语言世界图景中的“水”与“火”观念[J];外语研究;2009年03期

7 彭文钊;;语言世界图景和概念世界图景:投射与映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8 耿洁;;世界图景、语言世界图景与概念世界图景的语言学研究之窥见[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年05期

9 刘波;;从语言世界图景看俄汉“黑”、“白”熟语[J];孝感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赵磊;;世界图景:哲学安身立命之本——兼论哲学的价值属性[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文钊;;语言世界图景的知识系统:结构与生成[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贾凤山;科学没有终结[N];解放军报;2001年

2 付立;学会在不确定中生存[N];学习时报;2009年

3 魏德东;罗德岛论坛重视宗教[N];中国民族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新卫;俄语语言世界图景多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2 彭文钊;俄语语言世界图景的文化释义性研究:理论与方法[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斯维特兰娜·卡尔玛耶娃;汉俄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舒;俄语语言世界图景中女性童话形象[D];浙江大学;2010年

2 段文娜;俄语中带有东正教色彩的熟语语言世界图景的分析与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3 韩永慧;俄汉语明喻与语言世界图景[D];吉林大学;2005年

4 刘春妹;俄汉语中时间世界图景的对比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5 宁翠兰;隐喻在构建语言世界图景中的功能[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徐岩;俄语语言世界图景中的“心灵”观念[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7 宋明明;俄汉语数字的语言世界图景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8 冯未卿;俄语谚语语言世界图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邵明娟;俄汉颜色词语言世界图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0 王秋;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语言世界图景[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汉俄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66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166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b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