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4 07:00

  本文关键词: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面对多样化及新型深度的旅游需求与旅游产品功能单一、内涵不足的旅游供给之间的矛盾,寻求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旅游产业通过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能够获得旅游产品数量的丰富、质量的提升及旅游新业态的发展,’成为解决目前旅游产业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和选择。由于旅游产业融合理论的研究集中在近几年,对旅游产业融合本质问题的界定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研究框架,因此目前的理论研究成果并不足以对实践发展提出正确的建议,导致实践发展中促进旅游产业与所有产业进行融合的现象。本文正是在此研究背景下,提出了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的研究课题,通过对旅游产业融合概念的梳理和辨析提出了基于概念模型的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并对三种融合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进一步验证融合模式理论的科学性,为未来旅游业融合的发展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意见。 本文通过对旅游产业融合概念的梳理和辨析构建了旅游产业融合概念模型,基于概念模型提出了旅游产业主动融合、互动融合和被动融合三种模式并对三种模式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为了进一步论证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的科学性,选取了旅游产业与农业、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的融合作为研究对象对三种融合模式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论证。旅游产业与农业融合研究中基于产业关联和产业融合的关系提出了研究假设,并通过投入率和融合度的测度和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对旅游产业改变农业产业链的过程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研究中基于产业间耦合与融合的关系提出了研究假设,并通过协整分析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互动融合状态。旅游产业与信息产业融合的研究中基于产业集群与融合的关系提出了研究假设,并通过相关分析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最后,本文基于实证研究结论对旅游产业三种融合模式的特征进行总结,并提出了三种融合模式下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建议。 本文研究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理论研究上构建了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模型并提出了基于概念模型的三种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基于概念的旅游产业模式在类型划分上具有概念本质区分性和完备性,体现了不同模式之间在概念内涵上的本质区别,同时涵盖了所有的融合实践现象。第二,研究方法上突破了目前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中定性分析的局限性。基于产业关联、产业耦合和产业集群与产业融合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相关研究假设并利用投入率分析、协整分析和相关分析对旅游产业三种融合模式进行了检验;第三,研究结论上证明了旅游产业对农业的主动融合模式并证实了该融合模式能够带来融合产业增加值的共同提高,检验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互动融合模式并辨识了互动融合中的带动产业和行业,验证了信息产业对旅游产业的带动融合作用。
【关键词】:旅游产业 产业融合 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592;G12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7
  • 目录7-11
  • 第一章 绪论11-21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1-14
  • 1.1.1 选题背景11-13
  • 1.1.2 研究意义13-14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4-17
  • 1.2.1 研究思路14-17
  • 1.2.2 研究方法17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17-19
  • 1.3.1 研究内容17-19
  • 1.3.2 研究框架19
  • 1.4 本研究创新之处19-21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述评21-40
  • 2.1 理论基础21-22
  • 2.1.1 产业链理论21
  • 2.1.2 产业关联理论21-22
  • 2.1.3 产业集群理论22
  • 2.2 研究述评22-40
  • 2.2.1 产业融合理论国内外研究综述22-28
  • 2.2.2 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评价28-31
  • 2.2.3 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模式的研究综述31-35
  • 2.2.4 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模式的研究评价35-36
  • 2.2.5 融合度测量方法述评及选择36-40
  • 第三章 旅游产业融合概念模型及模式构建40-60
  • 3.1 旅游产业融合概念总结及问题辨析40-46
  • 3.1.1 旅游产业融合概念总结40-43
  • 3.1.2 旅游产业融合概念辨析43-46
  • 3.2 旅游产业融合概念模型构建46-48
  • 3.2.1 旅游产业融合的本质原因46-47
  • 3.2.2 旅游产业融合的过程47-48
  • 3.2.3 旅游产业融合结果48
  • 3.2.4 旅游产业融合概念界定48
  • 3.3 基于概念模型的旅游产业融合模式构建48-56
  • 3.3.1 基于概念模型的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界定49
  • 3.3.2 基于概念模型的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的必要性49-52
  • 3.3.3 旅游产业主动融合模式的形成机理分析52-53
  • 3.3.4 旅游产业互动融合模式的形成机理分析53-55
  • 3.3.5 旅游产业被动融合模式的形成机理分析55-56
  • 3.4 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实证研究相关问题界定56-60
  • 3.4.1 实证研究对象56-58
  • 3.4.2 实证研究目的58
  • 3.4.3 实证研究方法58-60
  • 第四章 旅游产业主动融合模式研究——旅游业与农业融合60-77
  • 4.1 旅游产业对农业主动融合的实证研究60-64
  • 4.1.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60-61
  • 4.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61-62
  • 4.1.3 实证数据及结果分析62-64
  • 4.2 旅游产业对农业产业链的改变过程分析64-72
  • 4.2.1 旅游业对农业主动融合的两阶段过程模型构建64-66
  • 4.2.2 旅游产业与农业融合结果的产业链内涵剖析66-68
  • 4.2.3 两种新业态的案例研究68-72
  • 4.3 促进旅游产业对农业主动融合的途径72-77
  • 4.3.1 旅游产业应选资源基础好的农业进行融合72
  • 4.3.2 选取适合不同融合阶段的经营模式72-73
  • 4.3.3 注重其他涉农旅游产品的开发73-74
  • 4.3.4 适时调整农业旅游产品的营销方式74-77
  • 第五章 旅游产业互动融合模式研究——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77-96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77-78
  •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78-82
  • 5.2.1 研究方法78-81
  • 5.2.2 数据来源81-82
  • 5.3 实证分析82-92
  • 5.3.1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协整分析82-88
  • 5.3.2 旅游产业各行业与文化产业各行业互动融合分析88-92
  • 5.4 研究结论与讨论92-96
  • 5.4.1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92-93
  • 5.4.2 大部分省市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系数高于旅游对文化业的影响系数93
  • 5.4.3 旅游产业主动与文化核心产业的融合度高于与文化相关产业的融合度93-94
  • 5.4.4 住宿及餐饮业主动与文化业的融合度高于旅行社主动与文化业的融合度94
  • 5.4.5 旅游产业各行业带动了文化产业中的大部分行业进行融合94-95
  • 5.4.6 住宿业与文化产业的相互带动融合度高95-96
  • 第六章 旅游产业被动融合模式研究——旅游业与信息产业融合96-111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96-98
  • 6.1.1 旅游产业与信息产业融合中信息产业的主导性分析96-97
  • 6.1.2 产业集群与产业融合97-98
  • 6.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98-100
  • 6.2.1 研究方法98-100
  • 6.2.2 数据来源100
  • 6.3 实证分析100-108
  • 6.3.1 信息产业与旅游产业的集聚度和融合度分析100-104
  • 6.3.2 信息产业与旅游产业的集聚度与产业间融合度的相关分析104-108
  • 6.4 研究结论与讨论108-111
  • 6.4.1 信息产业集聚度与两产业间的融合度正相关108
  • 6.4.2 旅游产业集聚度与两产业间的融合度不相关108-109
  • 6.4.3 旅游产业集聚度越高的地区信息产业集聚度与融合度的相关系数越高109
  • 6.4.4 排除部分产业竞争力低的省市集聚度与融合度的相关系数提高109-111
  • 第七章 三种模式下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建议111-117
  • 7.1 主动融合模式下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建议111-113
  • 7.1.1 改变旅游资源观鼓励旅游产业主动融合112
  • 7.1.2 开发旅游相关产品促进旅游产业主动融合112-113
  • 7.1.3 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产业主动融合113
  • 7.2 互动融合模式下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建议113-115
  • 7.2.1 基于区域产业特色发展旅游产业互动融合113-114
  • 7.2.2 贯彻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推进旅游产业互动融合114
  • 7.2.3 选取创意产业优势区引导旅游产业与创意产业的互动融合114-115
  • 7.3 被动融合模式下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建议115-117
  • 7.3.1 提倡产业创新引导旅游产业的被动融合115-116
  • 7.3.2 选取信息产业集聚区优先发展旅游产业的被动融合116
  • 7.3.3 扩大旅游产业被动融合的广度116-117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117-123
  • 8.1 研究结论117-119
  • 8.2 研究局限119-120
  • 8.3 研究展望120-123
  • 参考文献123-13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132-133
  • 致谢133-13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刃刚,李玉红;产业融合对产业组织政策的影响[J];财贸经济;2004年10期

2 马健;信息产业融合与产业结构升级[J];产业经济研究;2003年02期

3 吴颖,刘志迎,丰志培;产业融合问题的理论研究动态[J];产业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4 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2期

5 胡汉辉,邢华;产业融合理论以及对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启示[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2期

6 朱瑞博;价值模块整合与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8期

7 王慧敏;;旅游产业的新发展观:5C模式[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6期

8 徐盈之;孙剑;;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基于绩效分析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7期

9 袁俊;刘建徽;;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模式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1年05期

10 宋超山;马俊杰;杨风;马营;;城市化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曹群;基于产业链整合的产业集群创新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2 刘徐方;现代服务业融合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3 郑明高;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吕鹰飞;我国金融业投入产出关联及效率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5 肖建勇;饭店产业融合的机理、路径与风险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6 付跃钦;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7 郭磊;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37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237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5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