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源的儿童歌唱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6 17:39
  当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打开了与世界交往的大门,那种带有音调与情绪的声音表达开启了儿童歌唱的始源。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获得歌唱的体验,享受着歌唱带来的乐趣。对儿童来说,歌唱是内心情感的流露,不受任何功利的驱使,只为表达自我,歌唱与其他物质一起构筑起了儿童生活的世界。但在现实生活中,随着儿童的成长,从教师与家长的观点出发,总是希望能够尽可能的开发儿童歌唱的技术或通过歌唱对儿童进行更多的教育活动,而忽略了儿童歌唱自然、童真的“本源”,导致出现了儿童不正确用嗓、对歌曲选择不符合成长规律等现象。儿童歌唱行为一方面受内部心理活动的支配,一方面受外界刺激的反映。本研究将生理发现作为探究儿童歌唱本源的突破口,结合儿童生理、心理与自然天性为前提的科学方法进行训练,并将训练方法与歌曲演唱相结合挖掘儿童在演唱中的情感表现,通过与儿童生活世界对话的形式,来获取儿童艺术生命的意义。本研究绪论部分,从研究缘起、问题与思路、研究方法与价值以及现状等方面进行阐述,从第一章开始是论文主体部分,主要从五个“源”头来研究:第一章对本研究的理论进行了溯源:首先从儿童的自然天性、儿童文化以及儿童哲学三个层面对儿童的“自然”“童真...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回归本源的儿童歌唱研究


4号儿童发元音[i]与[e]的宽带语图①(分析仪器:VS-99语音工作站系统软件V3.0)

频谱,元音,生理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47图2-104号儿童发元音[i]与[e]的宽带语图①(分析仪器:VS-99语音工作站系统软件V3.0)图2-10所示是4号儿童歌唱状态发元音[i]与[e]的宽带语图,宽带语图能清晰地显示出共振峰结构和语谱包络,能够反映频谱的快速时变过程,从图中红色纵坐标线是两个元音的分界点,可以看出发[e]音较发[i]音能量强了很多,在录音时采样者主观听觉判断,4号儿童在发元音[i]时声音平稳,腔体保持得很好,过渡到[e]时声音位置突然靠前,音感偏“白”,声带能量集中,这一点与宽带语图中所显示的结果相一致。3.儿童[u]和[o]元音的歌唱声源分析歌唱中,元音[u]与[o]具有声带不易闭合,而且舌位较低、声音靠后等特点。元音[u]的声道构造如图2-11,[u]音双唇前突,呈圆形,口腔中舌体位置较高,而且靠后,空间拉伸较大,咽腔空间变小,咽腔与口腔有变窄处。元音[o]的双唇自然呈圆形,舌面喉部提高,口腔半闭合,舌面的两侧微微卷翘,舌中部稍凹,在发音时软腭提起,声带振动,关闭鼻腔通路。元音[o]的表情有点像“吃惊”的表情,生活中我们可以在痛苦呻吟时找到[o]的发音状态。元音[u]是能够“刺激身体”的声音。它可以唤醒身体内部的共振,在嘴唇打开很小的情况下,产生强烈的身体内部共振感,并在逐步发声的过程中,共振感拓展到胸腔与头部,实现歌唱乐器的共振。①采样儿童信息:4号儿童,女,11岁,居住地:上海,学习歌唱4年.图2-11元音[u]和[o]发声生理图①

儿童,语图,元音,宽带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48元音[u]与[o]的发音有利于共鸣腔的打开,而且发声时声音较圆润,气息较通畅,容易获得柔和的音色,很多人都会利用这两个元音来解决歌唱中声带“紧”的问题,但与此同时,如果发音不当也会造成声音“虚”的毛玻图2-125号儿童发元音[u]与[o]的宽带语图②(分析仪器:VS-99语音工作站系统软件V3.0)图2-136号儿童发元音[u]与[o]的宽带语图③(分析仪器:VS-99语音工作站系统软件V3.0)在上图中,5号和6号儿童均为11岁,并接受过歌唱训练。在录音中,采样者主观听觉判断,5号儿童音色明亮,吐字清晰,尤其[o]音,声音结实,但[u]听起来略微有点散。6号儿童声音圆润自然,[o]音位置较高,[u]略微有点鼻腔共鸣声音。在宽带语图中可以发现,5号儿童的[o]的能量主要集中在低频频率,中高频率分布不明显。但6号儿童的元音[o]在中低频率范围之间都分布着能量,这与采样者主观听觉判断基本一致。5号儿童音色明亮是能量在低频频率集中造成的,而6号儿童声音自然是能量分布均匀导致的。而[u]音,两个儿童也有明显的不同,5号儿童在宽带语图中明显看到频率只在低频范围活动,听起来声音散,而6号儿童在中间段的频率有能量,听觉感到略微有鼻腔共鸣的声音,所以6号儿童的声音听起来拉伸感较强。①同上②采样儿童信息,5号儿童,女,11岁,居住地:上海,学习歌唱6年③采样儿童信息,6号儿童,女,11岁,居住地:上海,学习歌唱4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儿童歌唱发声训练浅析[J]. 苏杨,王萍.  歌唱艺术. 2018(01)
[2]儿童歌唱的呼吸训练[J]. 苏杨,王萍.  歌唱艺术. 2017(07)
[3]儿童歌唱能力的培养与教学[J]. 杨丽.  当代音乐. 2017(08)
[4]儿童声乐训练及情感表达的培养[J]. 白冬梅.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16(04)
[5]儿童的自然天性与儿童教育[J]. 于冬青,葛东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6]儿童内在自然教育刍议——基于维柯和蒙台梭利儿童学的共同性[J]. 宫盛花.  教育评论. 2015(10)
[7]多维嗓音分析检测儿童嗓音的临床分析及应用[J]. 毛华东,谢宏武,杜敬东,程杰.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5(03)
[8]艺术与历史的奠基——论海德格尔艺术现象学思想[J]. 郭文成,王廷信.  艺术百家. 2014(06)
[9]浅析儿童歌唱技能的培养[J]. 贾春丽.  黄河之声. 2014(17)
[10]扩展儿童音域是歌唱训练的重要环节[J]. 张露.  艺术教育. 2014(04)

博士论文
[1]3-6岁儿童五声音乐能力发展的特征及其教育价值的研究[D]. 阮婷.华东师范大学 2017
[2]听障儿童嗓音特点及其评估模式的探讨[D]. 胡金秀.华东师范大学 2012
[3]埃德温·戈登音乐教学理论研究[D]. 许冰.福建师范大学 2012
[4]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 高波.山东大学 2010
[5]艺术与人的生命存在——苏珊·朗格的文化哲学研究[D]. 陈静.武汉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幼儿歌唱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D]. 郭化南.上海师范大学 2018
[2]儿童声乐教学方法研究[D]. 赵安琪.中国音乐学院 2017
[3]歌曲演唱中情感表现力的嗓音分析研究[D]. 豆钰.中国音乐学院 2016
[4]儿童声带小结嗓音声学参数分析及保守治疗效果评估[D]. 边艳蕊.河北医科大学 2014
[5]少年儿童声乐教学初探[D]. 荣美扬.辽宁师范大学 2014
[6]从成人与儿童声乐教学比较中审视我国儿童声乐教学[D]. 朱丹.四川师范大学 2013
[7]儿童审美意识建构的引导[D]. 孙文娇.云南师范大学 2013
[8]儿童歌唱教学的探索与研究[D]. 袁雪.沈阳师范大学 2012
[9]5~6岁幼儿多声部歌唱的教学实践研究[D]. 缪思捷.华东师范大学 2012
[10]童声歌唱训练探究[D]. 陈静静.曲阜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461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3461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b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