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时期五月纪念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2 07:20

  本文关键词:国民政府时期五月纪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五月”在中国近代史上并非以一个普通的月份而存在。五月的历史凸显了近代中华民族的苦难遭际与民族奋斗的历程。五月纪念活动的广泛展开,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情势的重大变化。五月里的劳动纪念、国耻纪念等等,成为普遍的民众参与活动。五月成为近代历史上的纪念之月、国耻之月与民众运动最集中的月份。对五月历史的考察,可以洞察运动中国家观念的普及,同时亦可观察国民政府对于民众运动的规训过程。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五月在中华民族斗争史上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相比对五月里单个纪念日的丰硕研究,关于五月整体意义的研究存在着极大的不足。本文以国民政府时期的五月为考察对象,以细节爬梳与宏观论述相结合,尝试对近代以来所赋予五月的整体情态进行较为系统的考察。第一章《历史记忆中的五月》指出五月的的整体形象。“五月花”是自然时序中人们的观感,这本来是一个美丽快意的月份,而社会时序中的五月,却是悲伤惨痛,让人难以释怀。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都刻写于此月,如五一劳动纪念、五三济南惨案纪念、五四学生运动纪念、五五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纪念、五七五九二十条国耻纪念、五一八陈英士殉国纪念、五卅惨案纪念等等,五月成为近代历史上著名的多事之月、纪念之月、国耻之月。人们亦因此形成了特殊的五月心态,每临此月,人们准备着“五月中的纪念忙”,呼喊着“五月诚毒月也”,感受着这个动乱的五月、灰色的五月、耻辱重重的五月,因此“五月混不过去”,“每逢五月便伤神”。而五月的社会记忆正是因为有多重的历史事件发生具有层叠性,同时以耻感为基调,蕴含着深刻的民族内省,以争取民族独立与自由为依归。第二章《国民政府对五月纪念的规训》主要探讨了南京国民政府抗战之前对于五月的管控。鉴于五月所具有的巨大政治能量,国民政府对五月记忆进行了有意识的规训,通过设定革命纪念日制度,建立五月纪念的管理机构,规定纪念仪式及宣传要点等来垄断五月记忆的阐释权,以灌输党化教育及严密控制民众运动。五月成为一个戒备月。第三章《五月纪念与抗战社会动员》主要论述了抗战爆发之后,国民政府对于五月意义的利用。由之前的严密监控,进而转变为积极动员。随着在全面抗战的到来,国民政府对于五月的态度渐趋开放,五月也成为抗战动员的重要文化因素。其在抗战精神动员、兵役动员及女性动员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为抗战胜利和民族复兴做出了积极贡献。第四章《五月纪念与社会日常生活》主要探讨五月这一社会运动月、纪念月在日常层面所打下的历史烙印。五月中的人们的日常生活节律亦被深刻影响。五月也是著名的“放假月”,在此月各学校机关团体等放假,工商业者休业。人们被禁娱,有的节日甚至茹素。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五月纪念中亦产生了一定的变化。第五章《五月梦》主要对五月纪念进行总结。首先探讨列强对于五月纪念活动的反应。由于五月纪念是中国大规模民众运动的集中爆发的时刻,西方列强对此积极戒备。而随着中华民族的奋争,列强最终退出了中国五月历史的书写。其次简略论述国内对五月纪念的批评。最后探讨五月在民族斗争史上的地位,并提出“五月梦”这一思想史命题。五月无疑是国人的奋斗之月,最终将列强驱逐出中国,赢得民族的独立和自由。而五月的历史不过是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缩影,五月中的苦难史和奋斗史是近代中华民族的一个写照。国人用鲜血浇筑的“五月梦”寄寓了民族的胜利与自强憧憬。而随着抗战的胜利,五月纪念的主题亦发生变化,由原来的反日变为反对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中国民众在五月中又谱写了新的奋斗篇章。通过以上的研究,本文在学术上呈现了五月在近代的整体意义,凸显了其在民族斗争史上的地位,同时亦丰富了国耻、国耻纪念的研究。同时提出了纪念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及五月纪念的中西参与性,丰富了近代中外关系史的一些认知。
【关键词】:五月纪念 五月梦 国耻 民族认同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62.9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2
  • 绪论12-41
  • 一、研究缘起12-16
  • 二、研究现状16-34
  • 三、问题点及写作架构34-36
  • 四、相关界定36-37
  • 五、主要资料说明37-41
  • 第一章、历史记忆中的五月41-60
  • 第一节、自然时序中的五月41-45
  • 一、如花之月41-43
  • 二、毒月43-45
  • 第二节、社会时序中的五月45-53
  • 一、被春天遗忘的国度45-47
  • 二、多事之月47-48
  • 三、国耻之月48-50
  • 四、纪念之月50
  • 五、革命之月50-53
  • 第三节、五月记忆的特点53-60
  • 一、记忆的层叠性是五月记忆的首要特点54-55
  • 二、“耻感”是五月记忆的基调55-56
  • 三、五月记忆蕴含着深刻的民族内省56-58
  • 四、争取民族独立与自由是五月记忆的根本主题58-60
  • 第二章、国民政府对五月纪念的规训60-102
  • 第一节、五月纪念在纪念日体系中的地位60-74
  • 一、地位的确立60-63
  • 二、五月纪念日的变化63-65
  • 三、五月中的大规模宣传活动65-74
  • 第二节、五月纪念机构的成立74-84
  • 一、上海地区五月纪念机构74-81
  • 二、其他地区五月纪念机构的成立81-83
  • 三、五月纪念机构的性质分析83-84
  • 第三节、纪念仪式和宣传内容的规范化84-90
  • 一、相关纪念仪式的规范化84-87
  • 二、宣传内容的统一化87-89
  • 三、仪式中的象征意义分析89-90
  • 第四节、严密控制民众运动90-102
  • 一、严密监控纪念活动90-94
  • 二、限制民众运动94-98
  • 三、五月成为戒备月98-101
  • 四、服从国民党领导101-102
  • 第三章、五月纪念与抗战社会动员102-150
  • 第一节、五月纪念与精神动员102-113
  • 一、五月纪念意义的新阐释102-108
  • 二、五月与国民精神动员108-113
  • 第二节、五月记忆与兵役动员113-135
  • 一、背景114-116
  • 二、雪耻与兵役扩大宣传周的开展116-130
  • 三、兵役动员的检讨130-135
  • 第三节、五月与女性动员135-150
  • 一、女性的弱者形象136-137
  • 二、五月纪念中女性的参与137-139
  • 三、民族主义视域下女性的五月认知139-143
  • 四、五月与女性的战时动员143-150
  • 第四章、五月纪念与社会日常生活150-180
  • 第一节、时间表的变化150-168
  • 一、令人焦虑的五月151-154
  • 二、放假154-160
  • 三、休业160-164
  • 四、禁娱164-168
  • 第二节、物质生活的变化168-180
  • 一、茹素169-172
  • 二、国货——广告中的纪念172-180
  • 第五章、“五月梦”180-192
  • 第一节、关于五月纪念的批评180-183
  • 一、形式与热度180-181
  • 二、不能持久181-182
  • 三、民众的不团结182
  • 四、反差下的焦虑182-183
  • 第二节、列强的认知与反应183-187
  • 一、有倾向性的报导183-185
  • 二、恐慌与戒备185-187
  • 第三节、五月梦:近代的一个思想史命题187-192
  • 一、“五月梦”——别样的敬意187-189
  • 二、新的斗争189-192
  • 参考文献192-203
  • 后记203-206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206-207
  • 附件20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爱武;;现代传播学视野下的五四期刊专号[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童小彪;;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纪念活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长白学刊;2010年03期

3 秦立海;;中共“五一”口号初探[J];党的文献;2008年02期

4 梁化奎;;首次中国共产党诞辰纪念活动揭析[J];党的文献;2011年04期

5 胡国胜;;五四纪念与五四传播——以中国共产党的五四纪念为考察对象[J];党政干部学刊;2009年04期

6 孙香梅;;民国时期的国耻纪念日[J];钟山风雨;2007年04期

7 罗国辉;邵雍;;略论抗日战争时期的孙中山纪念活动[J];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8 杨魁;文军;;“五四”时期国货广告对爱国主义消费仪式的构建——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九十周年[J];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9 童小彪;陈金龙;;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典作家纪念活动为中心的考察[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11期

10 熊斌;;国耻记忆与民族自信:民国时期国耻纪念述论[J];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艳;五四运动阐释史研究(1919-1949)[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汤心竹;南京国民政府“五九”国耻纪念述评(1927-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兴中;民国国耻日与国家认同[D];山东大学;2011年

3 邱燕;五卅运动与上海工部局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4 赵鹏飞;国民党与五四纪念(1919-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国民政府时期五月纪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91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591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7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