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语境变迁与赛珍珠在中国的译介和接受

发布时间:2017-05-30 16:04

  本文关键词:社会文化语境变迁与赛珍珠在中国的译介和接受,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我国译介的外国作家之中,赛珍珠是一位非常特殊的作家。她身为美国人,却在中国长大并度过前半生,并以写作中国题材闻名于世界。由于她和她的作品与中国的密切关系,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下,赛珍珠的译介状况也发生着变化。论文详细梳理了赛珍珠译介的翻译史料,通过史料呈现出赛珍珠译介在不同社会文化语境下的态势。在此基础上,论文运用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相关理论,以《大地》和《爱国者》的翻译为个案,运用描写的方法具体分析了社会历史文化语境尤其是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译者的改写以及这种改写对作品接受的影响。论文还研究了新中国建立后对赛珍珠的批判和否定,结合赛珍珠的有关作品和相关研究资料,指出当时中美冷战局势和批判的政治意识形态标准。改革开放后赛珍珠的重新译介起初显得小心翼翼,之后才正常开展开来,论文总结了这一时期赛珍珠译介和研究的特点,并将《大地》的王逢振、马传禧新译本与民国时期的胡仲持译本进行了对比,揭示出两个译本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对译文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译文面貌的不同。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首先明确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等。第二章是对民国时期我国译介赛珍珠的概览,将赛珍珠的作品分为生活题材与抗战题材对其作品的中译本进行了详细的梳理。此外,这一时期大量期刊刊载了赛珍珠作品的中译文,论文对此进行了收集、整理。报刊杂志对赛珍珠的报道也进行了归纳,这些都表明民国时期赛珍珠是一位受到相当关注的美国作家,我国对她的作品的译介也非常兴盛。第三章以《大地》的译介作为生活题材的代表进行个案研究,探讨我国知识分子追求现代化的社会文化语境下对赛珍珠的译介。通过对胡仲持、由稚吾和张万里、张铁笙三个译本的分析和对比,在考察文本的基础上说明当时的社会文化语境是如何影响到译文的生成的,并讨论了《大地》的译介引起的评论和争议。第四章是对抗战语境下译介赛珍珠的研究,以《爱国者》为个案展开讨论,描述了这部小说引起的“抢译”潮,通过对朱雯和哲非两种译本详细的文本分析,讨论了两种译文对原文的折射,以及这种折射如何影响了当时读者对这部小说的评价和接受。第五章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对意识形态强化控制的社会文化语境下,赛珍珠在我国受到的否定和批判。论文追溯了我国知识界对赛珍珠的批判文章,通过对赛珍珠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立场、革命观、对传教活动的看法等方面的分析,并结合批判文章,探讨赛珍珠之所以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下被我国彻底否定的原因。第六章考察了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新时期社会文化语境下对赛珍珠的译介,具体来说,是从1982年她的作品被翻译出版开始。此时赛珍珠的作品新译本得到出版,对赛珍珠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入。我国学者开始从中西文化融合、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等视角对赛珍珠的作晶进行研究。在新的社会文化语境下产生的王逢振《大地》新译本具有同民国时期的胡仲持译本不同的风貌,通过对比研究,论文探讨了不同的译文效果及其背后的原因。最后一章第七章是结论部分,总结了我国译介赛珍珠的特征。赛珍珠译介入中国的作品绝大部分都与中国相关,无论是译本的选择,翻译的策略还是译本的接受和影响都与中国当时的社会语境有密切的联系。而且,对我国来说,赛珍珠的身份是多重化的,并且随着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变化而调整。
【关键词】:赛珍珠 翻译 社会文化语境 改写 意识形态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046;H315.9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第一章 引言10-23
  • 1.1 赛珍珠的文学创作10-14
  • 1.2 赛珍珠在中国的译介研究综述14-17
  • 1.3 我国目前对赛珍珠译介研究的不足17-19
  • 1.4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方法、章节结构和创新之处19-23
  • 第二章 民国时期赛珍珠译介兴盛态势概览23-36
  • 2.1 生活题材作品中译本23-26
  • 2.2 抗战题材作品中译本26-28
  • 2.3 期刊登载的赛珍珠作品译文28-31
  • 2.4 报纸期刊对赛珍珠的报道31-34
  • 2.5 小结34-36
  • 第三章 《大地》的译介及其分歧与争议36-65
  • 3.1 社会文化语境中的翻译36-38
  • 3.2 作为改写的翻译:《大地》的三种译本38-55
  • 3.2.1 王龙的辫子:译者对“负面”的不同译法38-44
  • 3.2.2 王龙形象的变形44-48
  • 3.2.3 译文中的外国人48-50
  • 3.2.4 乡农生活诗意色彩的失落50-55
  • 3.3 《大地》引起的争论55-64
  • 3.3.1 关于真实性的争论56-59
  • 3.3.2 眼镜的颜色:赛珍珠的身份与用心59-64
  • 3.4 小结64-65
  • 第四章 抗战语境下《爱国者》的翻译和接受65-89
  • 4.1 《爱国者》的“抢译”:呼应抗战65-66
  • 4.2 多译者合译的《爱国者》译本66-67
  • 4.3 两种代表性译本研究67-84
  • 4.3.1 慌不择译:明显的语言错误67-73
  • 4.3.1.1 朱雯等的译本67-70
  • 4.3.1.2 哲非等的译本70-73
  • 4.3.2 译本中人物形象的变形73-84
  • 4.3.2.1 以璜:爱国者形象的弱化73-78
  • 4.3.2.2 恩来:共产党员形象的丑化78-82
  • 4.3.2.3 牡丹:旧女性特质的添加82-84
  • 4.4 《爱国者》的接受84-88
  • 4.5 小结88-89
  • 第五章 政治语境与批判:建国后我国对赛珍珠的否定89-108
  • 5.1 破产的“中国通”:批判的基调89-92
  • 5.2 《赛珍珠反动作品选辑》:批判的材料92-95
  • 5.2.1 编写目的92-93
  • 5.2.2 书的内容93-94
  • 5.2.3 为批判而翻译的作品94-95
  • 5.3 文艺期刊发起的批判95-107
  • 5.3.1 《美国反动文人赛珍珠剖视》95-102
  • 5.3.2 《猫头鹰的诅咒——斥赛珍珠的<北京来信>》102-104
  • 5.3.3 《赛珍珠——美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急先锋》104-107
  • 5.4 小结107-108
  • 第六章 解禁与重生:改革开放以来的赛珍珠译介与研究108-134
  • 6.1 赛珍珠作品的新译与重译108-114
  • 6.1.1 破冰之作:《生命与爱》108-110
  • 6.1.2 《大地》的重译与出版110-112
  • 6.1.3 赛珍珠其它作品的翻译和出版112-114
  • 6.2 历史遗留影响与突破114-116
  • 6.3 赛珍珠研究的多重视角116-122
  • 6.3.1 东西方文化融合与冲突116-118
  • 6.3.2 女性主义视角118-120
  • 6.3.3 后殖民主义视角120-122
  • 6.4 社会文化语境对译文的影响:《大地》两种译本的比较122-133
  • 6.4.1 对“辫子”和“裹脚”的无保留再现123-126
  • 6.4.2 外国人:乐善好施还是无知?126-127
  • 6.4.3 乡农生活诗意色彩的再现127-130
  • 6.4.4 从浙东方言到普通话130-133
  • 6.5 小结133-134
  • 第七章 结论134-139
  • 参考文献139-149
  • 附录一: 赛珍珠作品中文译本一览表1(1932-1949)149-152
  • 附录二: 赛珍珠作品中文译本与译文一览表2(1982-2013)152-154
  • 附录三: 赛珍珠非文学作品在期刊上的译文一览表(1932-1949)154-160
  • 后记160-1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岩;;放出眼光来拿[J];读书;1979年07期

2 潘s,

本文编号:4074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4074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3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