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群岛地缘关系的时空演变及其区域影响

发布时间:2017-07-19 18:21

  本文关键词:琉球群岛地缘关系的时空演变及其区域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琉球群岛 地缘关系 时空演变 区域影响 钓鱼岛 东海问题


【摘要】:琉球群岛与我国有着特殊的地缘关系。历史上,明、清王朝与琉球群岛上存在的琉球王国之间建立的宗藩关系持续了五百多年。近代,琉球群岛被日本强行吞并。二战结束后,琉球群岛被置于联合国的托管制度下,由美国实行军事占领。冷战时期,美国将琉球群岛“归还”给日本。琉球群岛具有重要地缘战略意义。历史上,琉球群岛的“分岛改约”涉及到我国的切身利益,今天,琉球群岛不但是围堵中国的“第一岛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日本在钓鱼岛和东海制造争端的地理依据。近年来,有中国学者提出了琉球问题再议的主张。因此,加强以区域研究为特色的地理学关于琉球群岛的基础研究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正确认识琉球群岛地缘战略意义的重要性,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面对的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维护钓鱼岛主权和东海海洋权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论文以琉球群岛为研究对象,从琉球群岛自然地理环境、地域构成及空间特征、历史与地域文化的传承及其演变过程的分析入手,科学划定琉球群岛的地理单元;解释琉球群岛地理单元的特殊性及其与中国大陆和日本列岛的相似性与差异性问题;通过各重要时期琉球群岛地缘关系要素相互作用的研究,揭示琉球群岛地缘关系格局的时空演变的特征与机理。在此基础上,对与琉球群岛地缘关系密切相关的琉球群岛的法律地位问题、我国钓鱼岛主权、东海大陆架划界和油气田开发等涉及我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主要对论文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论述与评价。通过对国内外研究进展的总结,,确定本论文研究的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等,建立本论文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主要对本论文涉及到的地缘关系相关理论和基本概念进行梳理和总结。为本论文研究进行必要的理论准备。 第三章主要研究琉球群岛的地理环境与空间特征。其中包括:琉球群岛自然地理环境分析与自然条件评价;琉球群岛的行政区划、产业类型与产业结构、人口构成与迁移、城市化进程;琉球群岛地域构成的历史地理学考证;琉球群岛相关称谓的地理意义与政治属性辨析;琉球群岛人类起源的研究综述;琉球群岛诸方言的分类与分布等。 第四章主要研究琉球群岛地缘关系时空演变的过程。其中包括:琉球王国的形成与中琉宗藩关系的建立;近代日本对琉球群岛的强行吞并;二战结束后美国对琉球群岛的军事占领以及琉球群岛“归还”日本的历史过程和地缘关系背景。 第五章主要研究琉球群岛地缘关系要素的影响机理和区域影响。其中包括:琉球群岛地缘关系要素的构成与影响机理分析;琉球群岛地缘关系格局变化与琉球群岛未来法律地位问题研究;琉球群岛地缘关系格局变化与我国钓鱼岛主权问题研究;琉球群岛地缘关系格局变化与我国东海海洋权益问题研究等。 第六章对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研究启示进行归纳总结,并对琉球群岛地缘关系研究的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琉球群岛 地缘关系 时空演变 区域影响 钓鱼岛 东海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901.4;D82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录8-11
  • 第一章 绪论11-18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1-12
  • 一、 研究背景11
  • 二、 研究意义11-12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2-16
  • 一、 国外相关研究12
  • 二、 国内相关研究12-15
  • 三、 综合评述15-16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6-18
  • 一、 研究目标16
  • 二、 研究内容16-17
  • 三、 研究方法17-18
  • 第二章 地缘关系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18-31
  • 第一节 基本概念18-19
  • 一、 地缘关系18
  • 二、 地缘政治18
  • 三、 地缘经济18-19
  • 四、 地缘文化19
  • 第二节 地缘关系相关理论19-26
  • 一、 地缘政治相关理论19-23
  • 二、 地缘经济相关理论23-25
  • 三、 地缘文化相关理论25-26
  • 第三节 政治地理学26-29
  • 一、 拉采尔的贡献26-27
  • 二、 哈特向的“国家职能说”27-28
  • 三、 琼斯的“统一场论”28-29
  • 四、 国家民族成长论29
  • 第四节 小结29-31
  • 第三章 琉球群岛的地理环境与空间特征31-76
  • 第一节 琉球群岛的地理环境与空间特征31-47
  • 一、 琉球群岛的自然地理环境31-33
  • 二、 琉球群岛的社会经济发展33-38
  • 三、 琉球群岛的地域构成38-46
  • 四、 小结46-47
  • 第二节 琉球群岛相关称谓的地理意义与政治属性47-55
  • 一、 问题的提出47
  • 二、 “琉球”称谓的历史演变47-49
  • 三、 琉球群岛相关称谓的内涵49-55
  • 四、 小结55
  • 第三节 琉球群岛的人类起源与民族特征55-61
  • 一、 问题的提出55
  • 二、 考古学的发现55-57
  • 三、 群体遗传学的解析57-59
  • 四、 文化人类学的视角59-61
  • 五、 小结61
  • 第四节 琉球群岛诸方言的分类与分布61-76
  • 一、 “琉球语”相关概念辨析61-63
  • 二、 “琉球语”与日语的亲缘关系63-69
  • 三、 琉球群岛诸方言的分类与地理分布69-75
  • 四、 小结75-76
  • 第四章 琉球群岛地缘关系演变的历史过程76-99
  • 第一节 琉球王国的形成与中琉宗藩关系的建立76-82
  • 一、 史前时代的琉球群岛76
  • 二、 古代琉球王国的形成76-80
  • 三、 古代中国与琉球王国的宗藩关系80-82
  • 四、 小结82
  • 第二节 近代日本对琉球群岛的强行吞并82-90
  • 一、 “牡丹社事件”与近代日本侵台82-87
  • 二、 “琉球处分”87-88
  • 三、 中日关于琉球问题的交涉88-90
  • 四、 小结90
  • 第三节 美国对琉球群岛的军事占领与“冲绳归还协定”90-99
  • 一、 美国对琉球群岛的早期军管90-94
  • 二、 联合国对琉球群岛的托管94-95
  • 三、 日本恢复对琉球群岛的殖民统治95-98
  • 四、 小结98-99
  • 第五章 琉球群岛地缘关系要素的作用机理及其区域影响99-152
  • 第一节 琉球群岛地缘关系要素的构成与作用机理99-113
  • 一、 地缘政治要素99-101
  • 二、 地缘经济要素101-106
  • 三、 地缘文化要素106-110
  • 四、 琉球群岛地缘关系要素的作用机理110-113
  • 五、 小结113
  • 第二节 琉球群岛地缘关系格局变化与琉球群岛法律地位问题113-128
  • 一、 琉球群岛地缘关系格局变化趋势113-118
  • 二、 中、日、美三国对琉球群岛法律地位的态度118-124
  • 三、 多种力量博弈下的琉球群岛未来法律地位走向124-127
  • 四、 小结127-128
  • 第三节 琉球群岛地缘关系背景下的钓鱼岛主权问题128-141
  • 一、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128-134
  • 二、 中日两国关于钓鱼岛主权问题的争端134-138
  • 三、 我国“弃球保钓”与“争球保钓”的外交战略选择138-140
  • 四、 小结140-141
  • 第四节 琉球群岛地缘关系背景下的东海海洋权益问题141-152
  • 一、 东海问题的由来141-144
  • 二、 关于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的国际公约144-146
  • 三、 中日两国政府关于东海问题的磋商146-149
  • 四、 中日东海划界问题前景展望149-150
  • 五、 小结150-152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152-162
  • 第一节 主要结论152-157
  • 第二节 创新之处157-158
  • 第三节 研究启示158-160
  • 一、 琉球王国的历史残影158-159
  • 二、 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159-160
  • 三、 多边外交中的琉球问题160
  • 第四节 未来展望160-162
  • 参考文献162-179
  • 后记179-180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1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岳武;;明朝时期中、日、琉球关系研究[J];安徽史学;2006年04期

2 何芳川;“华夷秩序”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3 张毅;;琉球群岛法律地位的国际法分析——兼论东海划界问题的新思维[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汪高鑫;;古代东亚文化圈的基本特征(二)[J];巢湖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赖正维;明清时期福建沿海地区与琉球造船航海技术交流考述[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王鑫;;从国际法的角度分析琉球法律地位的历史变迁[J];研究生法学;2009年02期

7 方爱乡;;日本信息产业的发展与政策措施[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8 刘信君;;中朝与中琉朝贡制度比较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郑辉;;明清琉球来华留学生对琉球文教事业的贡献[J];东疆学刊;2007年03期

10 刘绍峰;袁家冬;;琉球群岛相关称谓的地理意义与政治属性[J];地理科学;2012年04期



本文编号:5642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5642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d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