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知识观念和知识结构的演进

发布时间:2017-07-26 20:14

  本文关键词:中国近代知识观念和知识结构的演进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近代 知识观念 知识结构 中西学术


【摘要】:社会精英的学术思想必须以知识形态实现社会化,才能被普罗大众所接受,并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精神动力。因此,与中国近代(1840-1919年)“翻天覆地”的社会变迁彼此鼓桴的是社会大众意义上的知识的变迁。这一变迁既包括传统知识的近代化,也包括西方知识的中国化。而无论是传统知识的近代化抑或西方知识的中国化,都包括知识观念之“化”和知识结构之“化”。鸦片战争以来国运多舛,“经世致用”观念兴起,以传统史部知识为主要资源的“经济之学”被重新挖掘出来。同时,出于军事上争胜于列强的动机,以坚船利炮为主要内容的“夷技”和以西方历史地理为主要内容的“夷情”引起了国人的关注。洋务运动在军事“自强”的基础上产生了经济“求富”的诉求,西方自然科学以及以国际法为代表的社会科学知识被渐次引入中国。甲午战争以后,先驱们开始反思封建政体的不足,制度近代化遂成为继军事近代化和经济近代化之后产生的时代要求。相应地,西方社会科学知识被大规模地输入到中国,传统知识面临着进一步的批判。民国以降,国体虽更而专制依旧的现实,被推原于国民的思想认识和普遍素质,由此滋生出国民素质近代化的问题。随着对西方科学精神以及科学体系的把握,从“天下”知识的高度审视传统知识成为常态,西方学理成为打量传统知识的主要维度,传统的知识观念和知识结构都发生了转型。而传统知识的转型,与西方知识观念和知识结构的“东渐”相结合,共同构成了中国近代“知识”的总体生态。中西之学最终融汇为一个以西学为主但仍不失中学之旧的知识图谱。这一演进过程作为历史的选择,自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值得认真反思。
【关键词】:中国近代 知识观念 知识结构 中西学术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25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15
  • 导论15-34
  • 一、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15-17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7-29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29-32
  • 四、本文的独创性32-34
  • 第一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知识观念与知识结构(1840-1860年)34-67
  • 第一节 鸦片战争时期的知识观念34-50
  • 一、社会生态和传统知识观念的变化36-48
  • 二、有关西方知识的观念及其对中西学术关系的界定48-50
  • 第二节 鸦片战争时期的知识结构50-65
  • 一、传统知识结构的近代化改变51-55
  • 二、西方知识的传入55-65
  • 本章小结65-67
  • 第二章 洋务运动时期的知识观念与知识结构(1861-1894年)67-118
  • 第一节 洋务运动时期的知识观念67-87
  • 一、对西方知识观念的认识68-78
  • 二、中西学术关系的界定78-87
  • 第二节 洋务运动时期的知识结构87-115
  • 一、传统知识结构的变化88-93
  • 二、西方知识输入的主要路径93-105
  • 三、西学知识的主要类型105-110
  • 四、中西知识结构110-115
  • 本章小结115-118
  • 第三章 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时期的知识观念与知识结构(1895-1910年)118-195
  • 第一节 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时期的知识观念118-143
  • 一、社会变化及其知识支持119-124
  • 二、中西学术关系的界定124-132
  • 三、传统知识观念的变化132-141
  • 四、国粹运动及其西方化本质141-143
  • 第二节 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时期的知识结构143-193
  • 一、传统知识结构144-149
  • 二、《经世文编》系列中的知识结构149-156
  • 三、西方知识的输入路径156-167
  • 四、西方具体门类的知识输入及其特点167-178
  • 五、中西知识的总体结构178-193
  • 本章小结193-195
  • 第四章 民国初期的知识观念与知识结构(1911-1919年)195-228
  • 第一节 民国初期的知识观念196-209
  • 一、社会变化及其对知识的需求196-198
  • 二、对西方知识观念的认识198-204
  • 三、在西方学理观照下的中学知识观念204-209
  • 第二节 民国初期的知识结构209-225
  • 一、西方知识的输入路径及其特点209-218
  • 二、中西知识的总体结构218-225
  • 本章小结225-228
  • 第五章 中国传统知识的近代境遇及其当代重建:兼结语228-256
  • 一、中国古代的知识观念228-238
  • 二、中国古代知识观念的近代境遇238-241
  • 三、中国古代的知识结构241-248
  • 四、中国古代知识结构的近代境遇248-251
  • 五、传统知识的当代重建251-256
  • 参考文献256-265
  • 后记265-267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2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杰;知识论传统与学术自由的合法性[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2 晋荣东;;现代逻辑的理性观及其知识论根源[J];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3 蒋国保;;儒学三次复兴的当代启示[J];孔子研究;2013年03期



本文编号:5781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5781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b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