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融合、拓展—新时期以来写实水墨人物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5 13:08

  本文关键词:延续、融合、拓展—新时期以来写实水墨人物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写实水墨人物画 程式 结构


【摘要】:本文通过艺术社会学、图像分析学、文献研究法对新时期以来写实水墨人物画进行分析和梳理,对写实水墨人物画在新时期以来面临的纷繁复杂的发展情况以及写实水墨人物画未来面对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写实水墨人物画起步比较晚,历史不足百年,在二十世纪前期,写实水墨人物画出现并山此逐渐走向历史舞台,并且在解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成为中国画坛一支独秀的领军者。至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写实人物画独领风骚的地位丌始动摇,甚至一度遭到“边缘化”,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画家们似乎都力图远离政治图解式的教化功能,转而注重审美层面上的形式意味以及作者自我心性的表达。但是在新时期以来,“写实水墨人物画”仍然以一种“多元”的态势发展,这既有来自社会风气与思潮转变的影响,也和画家们的学术背景、审美观念和关注问题的角度有联系,同时也显示出他们力图拓宽传统笔墨规范、跃出陈陈相因的模式化“陷阱”、创造性地录找适合自己的笔墨语言有关。因此,写实水墨人物画样式在当下所呈现给我们的多样、迥异的笔墨面貌也是不能被忽视的。它再次表明“扬”与“弃”的价值和意义。当然,这其中既有拓进和成效,也有困厄和缺失。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写实水墨人物画”仍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不断完善与丰富写实水墨人物画的语言体系,确立以“人”为本体的价值坐标,厘清造型与笔墨的关系,找寻现代转换的策略,是写实水墨人物画在今后不断突围和发展的重要路径。通过对此的反思、梳理将会使我们进一步理解并展望它的发展。
【关键词】:写实水墨人物画 程式 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2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9
  • 引言9-18
  • 一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10-11
  • 二 “写实水墨人物画”概念的界定及相关问题11-16
  • 三 研究现状16-17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17-18
  • 第一章 新时期以来写实水墨人物画的发展现状18-38
  • 第一节 写实水墨人物画前期的发展简况18-22
  • 一 传统水墨人物画的概况18-19
  • 二 写实水墨人物画的成熟19-20
  • 三 解放初期写实水墨人物画的发展20-22
  •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写实水墨人物画各时段的发展状况22-29
  • 一 历史的反思(1977--1980)23-24
  • 二 迷惘与徘徊(198--1989)24-27
  • 三 发展与坚守(1990--2014)27-29
  •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写实水墨人物画发展的地域特征及异同29-37
  • 一 调整变革(新时期的中央美院体系)29-32
  • 二 延续发展(新时期的“浙派人物画”体系)32-35
  • 三 多样并存(新时期其它人物画流派及风格)35-37
  • 本章小结37-38
  • 第二章 写实水墨人物画的历史意义和在新时期以来的成就与特征38-63
  • 第一节 写实水墨人物画的历史意义38-43
  • 一 新的视觉范式的建立38-39
  • 二 学习方式的转变39-41
  • 三 对现实生活紧密联系41-43
  • 第二节 写实水墨人物画在新时期以来的多样特征及成就43-61
  • 一 对社会、历史问题反思的加强44-47
  • 二 绘画语言的纯化与多样化47-51
  • 三 写实手法与多种流派的融合51-55
  • 四 新时期笔墨与造型问题的演进55-61
  • 本章小结61-63
  • 第三章 新时期写实水墨人物画发展的问题63-73
  • 第一节 历史性的断档63-66
  • 第二节 科学工具的大量介入66-68
  • 第三节 对“人”的内在表现的缺失68-70
  • 第四节 社会发展所催生的各种问题70-72
  • 本章小结72-73
  • 结论73-75
  • 参考文献75-78
  • 附图78-89
  • 在校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89-90
  • 致谢#@@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瑞 ,王大鹏;浅析水墨人物画的笔墨意态[J];美术学报;2003年04期

2 崔成雨;水墨人物画系统教学的构想与实践[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年01期

3 舒湘汉;水墨人物画的变革与意义[J];文艺研究;2004年04期

4 何光伟;浅析水墨人物画的造型[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晏阳;水墨人物画二题[J];美苑;2004年06期

6 崔成雨;水墨墨象与水墨人物画演进历程试探[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徐恩存;永恒的生命风景——谈张望水墨人物画[J];艺术市场;2004年04期

8 高金龙;20世纪下半叶水墨人物画的主题意识与形式意识的价值落差[J];艺术百家;2005年03期

9 何力;水墨人物画的写生与创作[J];文艺研究;2005年07期

10 毛伟;;水墨人物画与“道”与“术”[J];中国书画;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继谦;;文革水墨人物画的创作环境和基本特征[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2 李芹;;当代水墨人物画的现实主义创作[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也青;初论水墨人物画的当代传统[N];美术报;2005年

2 邹跃进;为水墨人物画开辟新领域[N];文艺报;2006年

3 赵殿玉;水墨人物画随谈[N];美术报;2011年

4 王稳苓;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出路[N];中国艺术报;2002年

5 沈友斌;论水法在中国水墨人物画中的应用[N];美术报;2009年

6 程强;形神兼具 飘逸灵动[N];美术报;2011年

7 崔晓东;黄胄对水墨人物画发展的贡献[N];光明日报;2006年

8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江苏省美术馆研究员 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马鸿增;“复出”的刘振夏:水墨人物画的新高度[N];美术报;2010年

9 记者 云菲;马国强水墨人物画展在京成功举办[N];中国艺术报;2011年

10 赵晨;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唐勇力教授谈方增先[N];美术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范治斌;水墨人物画的现(当)代性问题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2 赵晨;延续、融合、拓展—新时期以来写实水墨人物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年

3 陈静;传承与变革—新中国十七年水墨人物画笔墨之变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年

4 叶盛;中央美术学院五六十年代水墨人物画教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5 张建伟;选择转换与融创[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项德娟;论都市水墨人物画的当代性演变及其现代经验[D];重庆大学;2006年

2 白苓飞;水墨人物画创作实践初探[D];厦门大学;2007年

3 冯会;试析都市水墨人物画[D];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

4 周艳玲;水墨人物画装饰性语言表现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5 吕梦;浅析当代水墨人物画艺术表现的多面性[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6 杨楼生;当代水墨人物画创作现状浅析[D];西安美术学院;2013年

7 潘栋;中国当代水墨人物画题材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8 冯琳;水墨人物画的装饰性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9 许之歌;都市题材水墨人物画初探[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10 于沛灵;浅谈“情感”在中国水墨人物画中的作用[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250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6250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b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