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有”字句的语法化考察

发布时间:2017-03-23 14:06

  本文关键词:“有”字句的语法化考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有”字有两个基本的义项,分别是表示领属和表示存在。它们是所有“有”字结构的源头。在类推和重新分析的作用下,“有”字通过几个不同的路径发展,在不同的句法环境中发生语法化,形成了“有”字句今天的面貌。 对语料的分析表明,句首“有”是一个表示不定指的语法标记。开始的时候,它只是在特定的语用环境中出现,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展,逐渐成为一个语法标记。我们还讨论了现代汉语中句首“有”的隐现规律,我们认为现代汉语中的无定NP主语句是由明清时期“只见”类句子发展而来的,,有强烈的现场性。而句首“有”引导的句子往往具有非现场性。 明清汉语中,“有+数量短语”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结构,它的高频出现为其中表示领属关系的“有”的虚化提供了条件。“有”虚化成了一个表示估量、推断的助词。表示比较的结构“X+有+Y+A”是由“X+有+数量/程度+A”经重新分析发展而来的,其中的“有”虚化为一个引进比较对象的介词。
【关键词】:“有”字句 语法化 类推 重新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语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H14
【目录】:
  • 0 引言5
  • 1 研究综述5-10
  • 1.1 结构主义研究5-8
  • 1.1.1 对“有”字句的界定5-6
  • 1.1.2 “有”的主要用法6-7
  • 1.1.3 “有”字句的结构分析7-8
  • 1.2 语法化研究8-9
  • 1.2.1 否定标记“没(有)”产生的句法背景及其语法化过程8
  • 1.2.2 新兴问句“有没有+VP”的产生8-9
  • 1.2.3 汉语的领有动词与完成体的表达9
  • 1.3 小结9-10
  • 2 理论背景--语法化10-11
  • 2.1 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的定义10
  • 2.2 诱发语法化的两个机制:类推(analogy)和重新分析(reanalysis)10-11
  • 3 “有”字句的语法化考察及分析11-35
  • 3.1 引言11-12
  • 3.2 句首“有”的语法化12-25
  • 3.2.1 问题的提出12-13
  • 3.2.2 定指与不定指13
  • 3.2.3 上古汉语句首“有”已经与不定指且实指的语义特征共现13-15
  • 3.2.4 句首“有”引导对象的扩展15-17
  • 3.2.5 句首“有”向受事名词前的扩展17-19
  • 3.2.6 句首“有”的隐现19-25
  • 3.2.7 结论25
  • 3.3 表示估量、比照、比较的“有”字句25-35
  • 3.3.1 表约数格式中“有”的虚化25-27
  • 3.3.2 从“X+有+程度/数量+之+A”到“X+有+程度/数量+A”27-31
  • 3.3.3 表比较的“X+有+Y+(这么/那么)+A”31-35
  • 4 结论35-37
  • 注释37-38
  • 参考文献38-40
  • 后记40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继军;;《祖堂集》“有”起首的“有NP+VP”句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武振玉;梁浩;;两周金文中“有”的句法特点[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谢白羽;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比较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石彦霞;《纪效新书》句法专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检红;限制副词“只”与“X”的粘合[D];南昌大学;2010年

2 王静;“NP1+V+有+NP2”类存在句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王培培;“有N可V”的形式、语义、功能[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董小琴;外国学生“有”字句偏误分析及习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邵素芝;《太平经》中的“有”字句[D];吉林大学;2009年

6 龚婷;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材特殊句式初探[D];暨南大学;2009年

7 韩旭;现代汉语“有VP”句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朱霞;“(NP_1)+有+NP_2+VP”句式考察和探源[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周全;越南留学生“有”字句习得偏误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

10 方磊;汉语“有”的焦点标记功能[D];渤海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有”字句的语法化考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38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638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1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