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基于聚磷酸酯纳米给药体系的构建及其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5 19:06

  本文关键词:基于聚磷酸酯纳米给药体系的构建及其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聚磷酸酯是以磷酸酯键为链接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特性以及降解特性,聚磷酸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本论文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侧基的聚磷酸酯(PPE)与聚乙二醇(PEG)组成的嵌段聚合物,通过调控其侧基结构,获得了疏水性聚磷酸酯纳米载体,并系统评价了其体内外生物学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合成了还原响应性聚磷酸酯纳米药物载体,并系统研究其逆转肿瘤耐药的效应。本论文的工作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1、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侧基的磷酸酯单体,并以PEG为引发剂,合成了PPE与PEG的嵌段聚合物PEG-b-PPE;证明了当聚磷酸酯的侧链分别为正丁基,正己基,正辛基时,PEG-b-PPE聚合物载水相中可以自组装,得到以聚磷酸酯为内核的纳米胶束结构。此外,我们还系统研究了这些聚合物胶束负载药物的行为及其体内外功效。2、在上述获得的疏水性聚磷酸酯材料基础上,制备了以聚磷酸酯和聚乳酸为胶束核的纳米药物载体,系统评价了这两种纳米药物载体的差异。证明了药物能更快速从聚磷酸酯纳米核内释放,从而实现对肿瘤细胞更好的杀伤,增强对肿瘤生长的抑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对这两种材料分析发现,疏水聚磷酸酯处于粘流态,疏水内核聚乳酸在室温下处于玻璃态,两种高分子的相态是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因素。3、肿瘤治疗中化疗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肿瘤细胞对药物产生了多药耐药。为了克服其多药耐药性,我们设计合成了侧链含二硫键的疏水聚磷酸酯与PEG的嵌段共聚物。我们研究发现,该纳米胶束包载阿霉素后,通过内吞的方式进入耐药性乳腺癌细胞MCF-7/ADR,从而避免耐药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的P-糖蛋白对其泵出效应,增加肿瘤细胞内的总药物含量;此外,肿瘤细胞内还原物质谷胱甘肽(GSH)等,能快速切断聚磷酸酯侧链二硫键,导致磷酸酯嵌段从疏水转变为亲水,实现纳米颗粒崩解和胞内快速释放,从而有效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起到治疗肿瘤的作用。
【关键词】:聚磷酸酯 纳米胶束 药物传递 肿瘤治疗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943;R96
【目录】: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6
  • 第一章 绪论16-24
  • 1.1 恶性肿瘤的治疗以及局限性16-17
  • 1.2 纳米药物载体的肿瘤治疗研究17-19
  • 1.3 聚磷酸酯的应用19-23
  •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23-24
  • 第二章 不同侧基的聚磷酸酯及聚乙二醇的嵌段聚合物合成及其用作药物载体的研究24-39
  • 2.1 引言24
  • 2.2 实验部分24-30
  • 2.2.1 试剂与仪器24-25
  • 2.2.2 具有不同侧链的磷酸酯单体的合成25-26
  • 2.2.3 嵌段聚合物PEG-PPE的合成26
  • 2.2.4 嵌段聚合物的临界胶束浓度26
  • 2.2.5 载药纳米颗粒的制备26-27
  • 2.2.6 体外药物释放27
  • 2.2.7 细胞培养27
  • 2.2.8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DOX荧光27
  • 2.2.9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DOX在肿瘤细胞中的定位27-28
  • 2.2.10 MTT检测载药纳米颗粒对肿瘤细胞的毒性28
  • 2.2.11 动物模型和肿瘤模型28-29
  • 2.2.12 药代动力学29
  • 2.2.13 药物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29
  • 2.2.14 肿瘤抑制29
  • 2.2.15 免疫组化29-30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30-38
  • 2.3.1 成功合成嵌段共聚物PEG-PPE30-31
  • 2.3.2 嵌段聚合物的临界胶束浓度31-32
  • 2.3.3 载药纳米颗粒的制备32
  • 2.3.4 体外药物释放32-33
  • 2.3.5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DOX荧光33-34
  • 2.3.6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DOX在肿瘤细胞中的定位34
  • 2.3.7 MTT法检测载药纳米颗粒对肿瘤细胞的毒性34-35
  • 2.3.8 药代动力学35
  • 2.3.9 药物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35-36
  • 2.3.10 肿瘤抑制实验36-37
  • 2.3.11 免疫组化37-38
  • 2.4 本章小结38-39
  • 第三章 具有琉水聚磷酸酯粘流态内核的纳米颗粒增强抗肿瘤效果的研究39-48
  • 3.1 引言39-40
  • 3.2 实验部分40-42
  • 3.2.1 试剂与仪器40
  • 3.2.2 制备载药纳米颗粒40
  • 3.2.3 体外药物释放40
  • 3.2.4 细胞系40
  • 3.2.5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DOX荧光含量40-41
  • 3.2.6 激光共聚焦拍摄载药颗粒在细胞中的共定位41
  • 3.2.7 MTT法检测载药纳米颗粒对肿瘤细胞的毒性41
  • 3.2.8 动物模型41
  • 3.2.9 MDA-MB-231肿瘤模型的构建41
  • 3.2.10 药物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41
  • 3.2.11 肿瘤抑制实验41
  • 3.2.12 免疫组化41-42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42-47
  • 3.3.1 载药纳米颗粒性质表征42
  • 3.3.2 体外药物释放行为42-43
  • 3.3.3 细胞对两种载药纳米颗粒的摄取43-44
  • 3.3.4 载药纳米颗粒对肿瘤细胞的毒性44-45
  • 3.3.5 载药纳米颗粒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45
  • 3.3.6 载药纳米颗粒对肿瘤抑制实验45-46
  • 3.3.7 免疫组化46-47
  • 3.4 本章小结47-48
  • 第四章 基于聚磷酸酯还原敏感纳米制剂用于逆转肿瘤耐药的研究48-60
  • 4.1 引言48
  • 4.2 实验部分48-52
  • 4.2.1 试剂与仪器48
  • 4.2.2 合成侧链含有二硫键的环状磷酸酯单体48-49
  • 4.2.3 合成mPEG-b-P(DssEEP-EEP)49-50
  • 4.2.4 疏水磷酸酯内核在DTT作用下的亲疏水转变50
  • 4.2.5 载药纳米胶束的制备50
  • 4.2.6 体外药物释放50
  • 4.2.7 细胞培养50-51
  • 4.2.8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肿瘤细胞对DOX的摄取和外排51
  • 4.2.9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DOX的荧光51
  • 4.2.10 激光共聚焦检测纳米胶束在细胞内的共定位51
  • 4.2.11 MTT法检测载药纳米颗粒对肿瘤细胞的毒性51
  • 4.2.12 动物模型和肿瘤模型51
  • 4.2.13 肿瘤抑制实验51-52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52-59
  • 4.3.1 合成mPEG-b-P(ssEEP-EEP)52-53
  • 4.3.2 疏水磷酸酯内核在DTT作用下的亲疏水转变53
  • 4.3.3 载药纳米胶束的制备53-54
  • 4.3.4 原物质触发载药胶束DOX的变化54
  • 4.3.5 体外药物释放54-55
  • 4.3.6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DOX的荧光55-56
  • 4.3.7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肿瘤细胞对DOX的摄取和外排56
  • 4.3.8 细胞内还原物质增多或减少对胞内DOX荧光的变化56-57
  • 4.3.9 激光共聚焦检测纳米胶束在细胞内的共定位57-58
  • 4.3.10 MTT法检测载药纳米颗粒对肿瘤细胞的毒性58
  • 4.3.11 肿瘤抑制实验58-59
  • 4.4 本章小结59-60
  • 参考文献60-7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伟家;;聚磷酸酯聚合物和阻燃剂[J];塑料助剂;2009年03期

2 赵家凤,李龙,何润林,王斌;含氮聚磷酸酯阻燃剂的合成实验[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6期

3 范昌烈,胡斌,卓仁禧,杜阳;主链含酪氨酸的聚磷酸酯抗肿瘤药物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7年01期

4 邱进俊,刘承美,胡芬,郭晓东,郑启新;可注射性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不饱和聚磷酸酯的合成[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年10期

5 公茂利;李振宇;陈明功;;高效、低毒聚磷酸酯阻燃剂的合成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6 包瑞;刘承美;许燕;莫健华;邱进俊;;不饱和聚磷酸酯/β-磷酸钙复合材料的体外降解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7年03期

7 敦士勇;柳建国;;低聚磷酸酯合成工艺研究[J];河北化工;2007年07期

8 钱清华;张萍;;聚磷酸酯阻燃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J];化工时刊;2009年04期

9 周念恩,卓仁禧;含氮芥和亲脂基团的聚磷酸酯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9年09期

10 罗毅,卓仁禧,范昌烈;交联聚磷酸酯的合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庆;王银杰;刘吉平;;聚磷酸酯阻燃剂的合成研究进展[A];2014年全国阻燃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4年

2 王均;;聚磷酸酯纳米药物载体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3 邱进俊;刘承美;;不饱和聚磷酸酯的紫外光固化性能研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邱进俊;刘承美;;不饱和聚磷酸酯的交联反应与力学性能研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张世平;王丹;党媛;宫永宽;;新型不饱和聚磷酸酯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贺枫;卓仁禧;刘立建;金冬冰;;聚磷酸酯的固定化酶促合成[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卓仁禧;章雪晴;黄世文;;生物可降解阳离子高分子基因载体研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王育才;袁友永;王均;;可“点击”聚磷酸酯[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9 张国艺;张明祖;何金林;倪沛红;;多功能紫杉醇前药的制备、表征及用于肿瘤靶向药物输送[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H:医用高分子[C];2013年

10 包瑞;刘承美;;不饱和聚磷酸酯的合成及其体外降解、释药性能研究[A];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2006年年会暨循环经济专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新型VC制剂—VC—三聚磷酸酯(未完待续)[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程静;聚磷酸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2 袁友永;聚磷酸酯的可控合成及其在药物输送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邱进俊;可注射性骨修复材料不饱和聚磷酸酯的合成与性能[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黄战光;聚磷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合成及其阻燃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王育才;聚磷酸酯的控制合成及其在药物传递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熊梦华;智能响应性聚磷酸酯纳米凝胶用于药物选择性传输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7 卢珍珍;层层组装聚磷酸酯与质粒多层膜作为可控基因传递体系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吴卷;聚磷酸酯纳米凝胶作为抗癌药物输送载体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马寅初;基于聚磷酸酯纳米给药体系的构建及其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2 刘凯;大鼠聚磷酸酯可降解神经导管的实验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4年

3 陶云锋;功能化小分子修饰的聚磷酸酯共聚物用于药物和基因载体[D];苏州大学;2014年

4 曹晓伟;维生素C聚磷酸酯及其镁盐合成工艺条件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5 李雄武;一些功能性乳酸衍生物的合成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洋;具有靶向分子和pH/还原双重响应性的聚磷酸酯共聚物作为药物和基因的共同载体[D];苏州大学;2014年

7 田志超;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不饱和聚磷酸酯成骨材料的合成及体外性能检测[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聚磷酸酯纳米给药体系的构建及其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31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4831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2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