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长春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7 09:25

  本文关键词:长春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提高体育教育质量的关键。伴随我国教师教育重心由职前培养向职后培训的转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法律法规,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从1999年开始,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启动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各类骨干培训、全员培训等职后短期培训相继产生,明确了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目标,在现阶段,各地区有关专家学者也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模式、目标、内容、方法、形式等方面有了较多的研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研究以长春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为研究对象,选取了长春市朝阳、宽城、南关、二道、绿园五个主要行政区域中二十二所中学、三十八所小学的二百名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调研,其中男性教师一百六十一人,女性教师三十九人。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从体育教师基本信息、继续教育培训开展情况等对所选对象进行调研。了解并分析长春市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和对策,完善长春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促进长春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深入发展,使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合理化、常规化、制度化,改善体育教师的知识老化,改变体育教师习惯性的以四年本科理论知识吃老本的教学态度,以满足当前与未来社会对体育教师的实际需要。调查结果分析:1.很多体育教师工作在基层,表现为工作任务重,工资低,外出学习经费困难;2.学校在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建设方面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奖励措施,很多体育教师受学校领导指派,只是为了完成主管部门下派的任务,不得不参加,学习缺乏主动性,继续教育效果不佳,形成资源浪费;3.继续教育机构缺乏对基层教育的调研,对体育教师的实际需求缺乏深刻了解;4.在选择继续教育内容上,体育教师对于赛事相关培训、体育创伤急救、体育课程游戏的创编和设置有很大需求,对于纯理论性的体育科学研究缺乏兴趣;5.教育机构监管不到位,缺乏严格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师资认定制度。针对长春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中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得出结论:1.长春市继续教育政策支持不到位。2.长春市在继续教育方面制度建设、考核制度不健全,继续教育评价未与个人利益相结合。3.继续教育缺乏前瞻性与针对性,未完全发挥其职能作用。
【关键词】:中小学 体育教师 继续教育 培训 素质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96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1
  • 1 前言11-14
  • 1.1 选题依据11-14
  • 1.1.1 研究目的12
  • 1.1.2 研究意义12-14
  • 2 文献综述14-22
  • 2.1 国外研究现状14-15
  • 2.2 国内研究现状15-20
  • 2.2.1 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研究15-17
  • 2.2.2 继续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17
  • 2.2.3 继续教育必要性的研究17
  • 2.2.4 继续教育模式的研究17-18
  • 2.2.5 动因和价值取向的研究18-19
  • 2.2.6 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面的研究19-20
  • 2.2.7 继续教育存在问题的研究20
  • 2.3 国内外比较研究20-22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22-24
  • 3.1 研究对象22
  • 3.2 研究方法22-24
  • 3.2.1 文献资料法22
  • 3.2.2 专家访谈法22
  • 3.2.3 问卷调查法22-23
  • 3.2.4 数理统计法23-24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24-37
  • 4.1 教育原理相关研究24
  • 4.1.1 教育概念的界定24
  • 4.1.2 教育的内涵和外延24
  • 4.2 继续教育的起源24-25
  • 4.2.1 继续教育概念的界定24
  • 4.2.2 继续教育的形式24-25
  • 4.2.3 继续教育的产生25
  • 4.3 继续教育发展历程25-26
  • 4.3.1 继续教育理论研究创始阶段(20 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末)25
  • 4.3.2 继续教育科学研究发展阶段(20 世纪60年代至今)25-26
  • 4.4 教育、继续教育、培训的联系26
  • 4.5 长春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自然情况26-30
  • 4.5.1 年龄与教龄结构26-27
  • 4.5.2 学历与职称结构27-28
  • 4.5.3 近3年体育教师的参培与科研情况28-29
  • 4.5.4 继续教育知识体系与认知情况29-30
  • 4.6 长春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开展情况30-37
  • 4.6.1 继续教育培训机构30-31
  • 4.6.2 继续教育课程设置31-32
  • 4.6.3 师资队伍建设情况32-33
  • 4.6.4 继续教育规模33-34
  • 4.6.5 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34-35
  • 4.6.6 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识35-37
  • 5 对策37-44
  • 5.1 齐抓共管,合力推培37-40
  • 5.1.1 以政策为导向,保障继续教育工作有序开展38
  • 5.1.2 强化继续教育培训师资,提升实用性38-39
  • 5.1.3 加强培训考核与跟踪39-40
  • 5.2 丰富内容,满足需要40-41
  • 5.2.1 巩固职业培训40-41
  • 5.2.2 创新理念培训41
  • 5.3 形式多样,适应发展41-43
  • 5.3.1 继续教育内容丰富化41-42
  • 5.3.2 培训形式多元化42-43
  • 5.4 拓展项目,引入人才,服务竞技43-44
  • 6 结论与建议44-45
  • 6.1 结论44
  • 6.2 建议44-45
  • 附录 145-47
  • 附录 247-48
  • 参考文献48-51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51-52
  • 致谢52-53
  • 个人简历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素敏;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法规保障机制[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2 王婧;;印度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目标[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5期

3 徐廷福;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动力不足的原因及对策[J];成人教育;2004年08期

4 周幼惠;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福建体育科技;2003年01期

5 白文飞,徐玲;北京市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途径[J];继续教育;2002年06期

6 陈艳;陈五一;;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动力不足的原因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7 林晓懿;;浅析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意义[J];科技信息;2012年11期

8 施群英;仇亚娟;;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模式的构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李凌姝;季浏;汪晓赞;;新课程改革下中学体育教师能力的培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关松林;;发达国家教师教育改革的经验与思考[J];教育研究;2014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欣;中小学体育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与检验[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余静;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卓海燕;中法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文;山东省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波;中学体育教师能力需求现状与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对策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刘延枝;上海市长宁区中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6 白志忠;河南省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苗玉龙;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调查和对策分析[D];首都体育学院;2014年


  本文关键词:长春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29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3129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8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