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慰藉视角下的失独父母社会保障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20 18:56

  本文关键词:失独者悲伤调适及其本土化干预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安徽师范大学》 2014年

精神慰藉视角下的失独父母社会保障研究

李晓慧  

【摘要】:1980年9月25日在由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中,最先倡导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孩子。至此,我国开始对生育进行强制干预,独生子女的政策从此拉开序幕。一对夫妻抚养一个子女的4-2-1家庭在我国成为普遍现象。单一性导致脆弱性,因一些重大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导致独生子女意外伤亡家庭(即失独家庭)数量不断增加。中国卫生部于2010年公布的该年的《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指出,中国每一年新增的失独家庭多达7.6万个,在全国范围内,如许的“失独家庭”已不低于百万。《大国空巢》的作者、人口学专家易富贤根据目前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推断:或有1009万独生子女在25岁之前离世,这一数量约占到全国现有的2.18亿独生子女的4.63%。因而可知,不久之后,中国将出现约1000万失独家庭,2000万父母将失去独子,成为孤苦无助的失独老人,面临老无所依、老无所养的境地。 基于失独家庭需求的特殊性,我们不仅仅要在物质方面给予一定的帮助,,更是要考虑到这类家庭在精神上受到的巨大损失,如何在精神上给予他们最大的慰藉就是本文考虑的核心问题。失独家庭社会保障中精神救助的严重匮乏,使得我们需要从政府、社会、家庭三个大方面来讨论精神慰藉体系的构成与构建。 本文通过与其他省市的精神慰藉保障体系构建相比较,看出与我省存在的差异,分析产生的原因,并且总结经验与教训,得出适合我省的措施和方法,通过政府、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失独家庭的精神慰藉需求,使得他们能够重新获得生活的勇气,走出失独的精神阴影。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69.6;D632.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徐小平;;城市首批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方式选择[J];重庆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2 王庆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基于上海市闵行区独生子女父母的调查[J];法制与社会;2007年03期

3 黄晓星;;百万“失独”家庭敲响养老警钟[J];百姓生活;2012年09期

4 吴通清;;“失独”者的自救与互助[J];百姓生活;2012年09期

5 王树新;赵智伟;;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方式的选择与支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人口与经济;2007年04期

6 风笑天;;第一代独生子女婚后居住方式:一项12城市的调查分析[J];人口研究;2006年05期

7 启程;;让“失独者”安心[J];检察风云;2012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荣;郭耘;;石河子垦区人口结构成因及思考[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徐俊;孙超;;我国“独生子女”界定操作化问题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徐宪;;社会化养老服务的体系完善与效应提升:重庆例证[J];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10期

4 王晓焘;;城市在职青年的职业收入变化及其原因分析[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吴石英;周剑;;独生子女死亡困境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6 文洁;张若琼;李彩滨;;中国养老模式文献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3年02期

7 何祎;;失独者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构建[J];法制与社会;2013年15期

8 董振;;失独家庭调查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3年10期

9 王伟伟;胡晨;;关于我国失独家庭问题研究综述[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10 刘芳;马明君;;我国失独家庭现状与对策的研究综述[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梦凡;;第一代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意愿探析——以贵阳市为例[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亚娜;彭云望;;基本国策探究——兼论人口政策调整[A];全面小康:发展与公平——第六届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12)论文集[C];2012年

3 刘亚娜;彭云望;;基本国策探究——兼论人口政策调整[A];全面小康:发展与公平——第六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艳;基于人口转变视角下的中国城镇住房需求变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丁聪;国家商品粮现代种植乡农民住宅规划设计管理[D];天津大学;2012年

3 刘燕;制度化养老、家庭功能与代际反哺危机[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4 李秀;失独者悲伤调适及其本土化干预模式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谷浩;和谐社会视域下“失独”群体的生活与权利保障[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2 白洁;中小城市“独一代”育儿方式现状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4年

3 赵宗宇;失独老人社会工作介入的个案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结红;;空巢老人问题探析[J];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林琳;我国城市老年人的居住现状与养老选择——广州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的数据分析[J];城市问题;2000年03期

3 任银睦;冷静;柳宾;丁金胜;;青岛市农村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研究[J];东方论坛;2009年01期

4 王庆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基于上海市闵行区独生子女父母的调查[J];法制与社会;2007年03期

5 乐章,陈璇,风笑天;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J];青年研究;2000年03期

6 风笑天;共处与分离: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形式调查[J];人口与经济;1993年02期

7 周丽苹,王江毅;中国城市不同类型家庭的养老比较分析[J];人口与经济;1996年04期

8 姚远;中国家庭养老研究述评[J];人口与经济;2001年01期

9 王树新;赵智伟;;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方式的选择与支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人口与经济;2007年04期

10 张戈;;我国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焦虑[J];人口与经济;2008年S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通市物质帮扶与精神慰藉相结合做好养老帮扶[J];健康生活(下半月);2012年10期

2 辽河;;“常回家看看”写入法规以后[J];社区;2008年14期

3 曹爱霞;李奇彦;;浅谈做好新形势下的老干部精神慰藉工作[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2期

4 宋金含;;浅析“精神慰藉”入法的必要性[J];才智;2013年13期

5 张杰;;社会化服务和精神慰藉让快乐养老更有保障[J];老同志之友;2014年02期

6 钱焕根;;老年人需要自我精神赡养[J];老年教育(长者家园);2007年05期

7 文细水;易资庆;;居家养老:经济、和谐、适宜[J];社会福利;2010年06期

8 王凤涛;;迈向回应社会的法——精神慰藉困境与“常回家看看”入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9 粲然;贩书地带:最需要的最遥远[J];新闻周刊;2003年33期

10 潘灿;;儿女送新奇老人不领情[J];老友;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根祥;;退休人员精神慰藉存在的思考与建议[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09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9年

2 钱焕根;谢林玲;;浅谈老年人精神慰藉中的“五难”[A];探索中国特色养老之路——江苏2003·健康老龄化和养老模式文选[C];2003年

3 赵增绶;潘培人;李云;;试谈对老年人精神慰藉的思考、实践及建议——兼学新颁《老年人权益保障法》[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13年优秀论文选集[C];2014年

4 韩布新;刘艳红;王春清;;老年人精神慰藉需求的界定及其代际差异[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5 朱志林;;关于老年人精神慰藉问题的思考[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选集[C];2006年

6 徐勤;原野;伍小兰;翟德华;张秋霞;吕繁;朱昊;;艾滋病对老年人的影响[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玫;[N];齐齐哈尔日报;2010年

2 江西省信丰县人民检察院 兰蔚生 信丰县人民法院 江丰;[N];检察日报;2014年

3 记者 范春生;[N];经济参考报;2008年

4 李国斌 李俊杰 (燕仁 整理);[N];人民法院报;2009年

5 记者 汪培坚;[N];衢州日报;2012年

6 李文杰;[N];中国社会报;2012年

7 詹彦辉 本报记者 刘丽芳;[N];齐齐哈尔日报;2013年

8 陈甫 常庆;[N];中国社会报;2014年

9 春民;[N];中国社会报;2008年

10 刘兰昌 尤福贵;[N];中国老年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苏雯;我国知识型老年人的“精神慰藉”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晓慧;精神慰藉视角下的失独父母社会保障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4年

3 刘军玲;城市空巢老年人精神慰藉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李丹路;城乡高龄老人供养资源及影响因素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相关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相关作者

>苏雯 >李丹路

>李晓慧 >刘军玲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失独者悲伤调适及其本土化干预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13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2213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c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