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英语教师专业身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3 20:02

  本文关键词:中国大学英语教师专业身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大学英语是我国高校里所有非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教师是高校里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和研究的专任教师,担负着培养高等人才国际化交流能力的重任。大学英语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这项专业性工作和工作中的自己有着什么样的感知和看法直接决定了他们对教学的态度、投入、方法和具体安排,进而影响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也影响着他们对自己职业发展的规划、对职业的忠诚感和投入。教师关于自己工作的这些看法和感情就是教师的专业身份。关于教师专业身份的研究在国外开始较早。欧洲学者贝贾德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就对教师专业身份开展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证研究。之后,关于教师专业身份研究就逐渐呈星火燎原之势在世界各地发散开来。大量的文献主要采用半结构性访谈、人种志研究、课堂观察、反思日记或日志分析等方式搜集数据,采用叙事研究、话语分析和内容分析等质性研究方法,对教师个体或者某些教师群体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教师专业身份具有复杂性、情感性和多重性。尽管现有文献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对教师专业身份和专业身份的概念进行了探讨,一直未能形成一种普遍认可的界定。很多学者仍然对教师的“专业身份”和“专业身份”两个概念未加区分。对教师专业身份的测量也未能形成成熟的量表。对教师专业身份的研究在我国更是不太深入。虽然已有一些针对中小学教师、体育教师等教师群体的身份或认同研究,但专门针对大学英语教师专业身份的量化研究还鲜而见之。 本文选取我国大学英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藉由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师专业身份的研究对教师专业身份的概念、结构和维度、测验量表作出进一步探索:并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师专业身份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探究了其专业身份与其职业忠诚感的关系、以及其专业身份显著性和其专业行为的关系。 本文首先基于文献综述和访谈结果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师专业身份的结构和维度,提出大学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包括教师职责意识、自我效能感、工作价值观和工作价值感等四个维度。然后参考现有一些关于教师专业身份各维度的量表编制出适合大学英语教师的本土化问卷,并对我国多个省市的不同层次高校大学英语教师进行调查,最后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包括探索性因子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等数据分析,得到适合测量我国大学英语教师专业身份的量表。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职责意识和自我效能感分别包含了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意识(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成长引导意识(自我效能感)、教学反思及提高意识(自我效能感)、课堂教学掌控意识(自我效能感)和科研活动意识(自我效能感)等五个因子;工作价值观和工作价值感则分别包含外部价值观(感)和内部价值观(感)两个因子。 本文对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几十所不同层次高校的405名中国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身份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根据对问卷调查结果数据的相关性分析,本文将教学反思及提高、对学生的成长引导、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课堂教学掌控等四个因子的职责意识和效能感分别合并为教学职责和教学效能感,同时与科研职责、科研效能感、内部价值观、外部价值观、内部价值感和外部价值感等其他六个因子一起,对样本进行聚类分析,归纳出我国大学英语教师专业身份的四大主要类型。根据四个类型中案例的各项变量均值分布,本文将四个类型分别命名为第一类:安于现状型;第二类:怀才不遇型;第三类:自我怀疑-不满现状型,第四类:高理想高满足型。在整个样本中,第一和第二类型为少数,加起来占到总样本的三分之一左右;第三类和第四类分别约占三分之一。本文不仅对每种类型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还从人口学变量上分析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各类型的分布状况。 本文还进行了中国大学英语教师专业身份与职业忠诚感的相关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忠诚感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忠诚感分化为内因忠诚感和外因忠诚感,而内因忠诚感明显高于外因忠诚感,即对大英教学的热爱、对学生的责任感等带来的忠诚感高于经济因素带来的忠诚感。本文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还发现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身份类型对于其职业忠诚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第二类“怀才不遇”型教师职业忠诚感最低,而第四类“高理想高满足”型教师职业忠诚感最高,第一类“安于现状”型和第三类“自我怀疑-不满现状”型教师职业忠诚感水平居中。 本文还介绍了对大学英语教师专业身份的一个拓展研究--对大学英语教师专业身份中包含的子角色身份显著性的调查。借鉴社会心理学“身份显著性”理论,本文采用该领域现有问卷进行改编后得到适合大学英语教师的问卷,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师专业身份显著性进行调查,并选取其中一个最有争议的子角色--研究者角色及其相关行为进行了深入和全面的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学英语教师的研究者子身份显著性明显偏低。本研究还发现,教师心目中的学生期待、同事期待、研究者角色扮演失败给专业身份带来的羞辱感和扮演成功给专业身份带来的自尊感等四个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师研究者子身份显著性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大学英语教师研究者子身份显著性、教师心目中的学生期待和研究者角色扮演失败带来的专业身份羞辱感对大学英语教师研究行为频率有一定的直接预测作用。 随后,本文还基于研究结果,从国家、高校和个人三个层面探讨了加强教师专业身份的策略。本文提出从国家层面上需要加强和完善关于教师专业性规章制度的建设和执行,给教师形成健康的专业身份提供合理的框架指导;从高校层面上,需要认识到教师专业的特殊性,要更多地关怀教师个人的看法和感受,制定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机会帮助教师进行在职教育和培训,有助于改善和提高教师对自身工作效能感和对工作价值实现的感受;从教师个人层面上,尽早形成健康全面的专业身份,确立长远的专业发展目标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路径。最后,本文还指出了本研究中的局限性,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 专业身份 职业忠诚感 身份显著性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19;G645.1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5
  • 1 导论15-24
  • 1.1 研究背景15-16
  • 1.2 研究目的16-17
  • 1.3 研究意义17-20
  • 1.3.1 理论意义17-18
  • 1.3.2 实践意义18-20
  • 1.4 研究方法20-21
  • 1.5 文章结构安排21-22
  • 1.6 主要创新点22-24
  • 2 文献综述24-44
  • 2.1 教师专业身份概念解析24-34
  • 2.1.1 身份24-28
  • 2.1.2 职业身份与专业身份28-29
  • 2.1.3 教师的专业性29-31
  • 2.1.4 教师的专业身份31-34
  • 2.2 教师专业身份特点34-39
  • 2.2.1 情感性34-37
  • 2.2.2 复杂性37-38
  • 2.2.3 多重性38-39
  • 2.3 教师专业身份与职业忠诚感的相关性39-40
  • 2.4 教师专业身份显著性40-41
  • 2.4.1 大学英语教师专业身份中的子身份40-41
  • 2.4.2 身份显著性41
  • 2.5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本研究问题的提出41-44
  • 3 中国大学英语教师专业身份维度建构和量表编制44-69
  • 3.1 中国大学英语教师专业身份维度的理论构建44-49
  • 3.2 中国大学英语教师专业身份维度实证调查和量表编制49-67
  • 3.2.1 研究目的49
  • 3.2.2 研究方法49-52
  • 3.2.3 研究结果52-60
  • 3.2.4 讨论60-67
  • 3.3 小结67-69
  • 4 中国大学英语教师专业身份现状调查69-96
  • 4.1 引言69-70
  • 4.2 研究目的70
  • 4.3 研究方法70-72
  • 4.3.1 研究对象70-72
  • 4.3.2 研究工具72
  • 4.4 研究结果和讨论72-94
  • 4.4.1 专业身份各指标相关性分析72-73
  • 4.4.2 中国大学英语教师专业身份主要类型73-81
  • 4.4.3 中国大学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81-94
  • 4.5 小结94-96
  • 5 大学英语教师专业身份与职业忠诚感的相关性96-116
  • 5.1 引言96-97
  • 5.2 研究目的97
  • 5.3 研究方法97-99
  • 5.3.1 研究对象97
  • 5.3.2 研究工具97
  • 5.3.3 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忠诚感因子分析97-99
  • 5.4 研究结果99-112
  • 5.4.1 大学英语教师忠诚感总体水平99-100
  • 5.4.2 专业身份与职业忠诚感的相关性100-102
  • 5.4.3 四种专业身份类型教师的内外因忠诚感比较102-105
  • 5.4.4 四种类型教师专业身份各项指标与其忠诚感之间的关系105-112
  • 5.5 讨论112-115
  • 5.6 小结115-116
  • 6 大学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内子身份显著性与专业行为相关性研究116-138
  • 6.1 引言116-119
  • 6.2 研究目的119
  • 6.3 研究方法119-124
  • 6.3.1 研究对象119-120
  • 6.3.2 研究工具120-124
  • 6.4 研究结果与讨论124-135
  • 6.4.1 大学英语教师专业身份中各子身份显著性124-127
  • 6.4.2 大学英语教师研究行为和研究成果127-128
  • 6.4.3 大学英语教师研究者子身份显著性与研究行为的相关性128-135
  • 6.5 讨论135-137
  • 6.5.1 大学英语教师研究者子身份显著性与其他相关因素135-136
  • 6.5.2 大学英语教师研究者子身份显著性及其相关因素与其研究行为136-137
  • 6.6 小结137-138
  • 7 总结与展望138-151
  • 7.1 总结论138-144
  • 7.1.1 大学英语专业身份维度和量表编制138
  • 7.1.2 大学英语专业身份主要类型138-140
  • 7.1.3 大学英语专业身份与职业忠诚感的相关性140-142
  • 7.1.4 大学英语专业身份内子身份显著性与专业行为的相关性142-144
  • 7.2 对实践的启示144-147
  • 7.3 本研究局限性与对未来研究的展望147-151
  • 致谢151-154
  • 参考文献154-175
  • 附录一 预测前访谈提纲175-176
  • 附录二 预调查问卷176-180
  • 附录三 正式调查问卷180-184
  • 附录四 大学英语教师研究者子身份显著性调查问卷184-188
  • 附录五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和项目参与情况188

  本文关键词:中国大学英语教师专业身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44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2644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8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