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舞蹈诗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9 11:19

  本文关键词:唐代舞蹈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唐代舞蹈诗指唐代诗歌中对舞蹈、舞人、舞境作相关描写的诗歌以及流行于唐代并以诗歌形式被保存下来的舞曲歌辞,因此可以将其分为咏舞诗、舞曲歌辞、咏舞姬诗及涉及舞蹈情境的诗歌四类。在对唐代舞蹈诗的研究中,整体创作特征的分析、诗歌的分类研究以及诗歌作者的研究都是必要的。本论文即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在归纳评论、批判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深入、系统的研究。 本文对唐代舞蹈诗的整体研究包括历史渊源、创作背景、创作概况、文化内涵及艺术成就五个方面。第一章追溯了唐代舞蹈文化及舞蹈诗的历史渊源,分析了各个历史阶段的舞蹈及舞蹈诗创作对唐代的影响。先秦礼乐文化是唐代礼乐制度的来源,《诗经》、“楚辞”中描写舞蹈、舞人的诗歌,为唐代舞蹈诗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汉代确立的以楚舞为范式的中国传统舞蹈审美标准直接影响到唐代的舞蹈审美,汉魏乐府及雅舞歌辞、杂舞曲辞是唐代舞曲歌辞的创作典范。魏晋风流是唐代舞蹈精神气质的来源,而南朝宫体诗中的咏舞、咏妓诗直接促使了唐代咏舞诗、咏舞姬诗的兴盛。隋代雅乐的制定使得唐代能完全继承已有的雅乐系统,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俗乐舞的发展上,隋代舞蹈诗是唐代舞蹈诗的先声。第二章系统分析了唐代各时期统治者的乐舞观,并阐述了其对唐代舞蹈诗创作的影响。本文认为朝廷对雅乐的重视奠定了乐舞的重要社会地位,而对宫廷燕乐、民间俗乐的鼓励与支持使整个社会具有浓重的艺术氛围,这种社会环境极有利于舞蹈诗的创作与繁荣。第三章研究了唐代舞蹈诗的创作概况及繁荣原因。有唐一代,舞蹈诗创作在不断发展变化,其艺术技巧也逐渐成熟:初唐时期舞蹈诗多是对宴饮中舞蹈场面的偶一涉及;盛唐时期舞蹈诗描写的内容逐渐丰富;中唐是舞蹈诗创作的黄金时期,出现了大量名篇;晚唐舞蹈诗创作技巧更为成熟,内蕴更为深厚。在对唐代舞蹈诗创作繁荣原因的分析上,本文认为发达的舞蹈艺术、宴游活动的盛行以及士人与妓女的亲密关系皆促进了舞蹈诗的创作与流传,宠大的诗歌创作群体更为舞蹈诗的大量出现提供了可能。第四章研究了唐代舞蹈诗的文化内涵。本文着重分析了舞蹈诗中体现出的唐代乐舞与诗、酒的紧密联系,并详细归纳了诗歌中的各类女性形象。第五章研究了唐代舞蹈诗的艺术成就。以诗之体式描写舞之律动,这是唐代舞蹈诗最大的艺术成就。舞蹈诗善于抓住最富于特征性的动作来描述舞蹈,表现出舞蹈带给人的审美感受。融贯其中的浪漫气质是唐代舞蹈诗的又一艺术特征。浓重的抒情意味使诗歌蕴有深刻的内涵。诗中高超的写人艺术更是塑造了一群栩栩如生的舞者形象。 本文对唐代舞蹈诗研究还包括对具体舞蹈及相关诗歌的研究,对著名舞曲歌辞的研究以及对重要舞蹈诗作者的研究。第六章是对唐代两支著名舞蹈及其相关诗歌的研究。本文首次对霓裳羽衣舞诗、柘枝舞诗的主题内容、艺术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霓裳羽衣舞诗中多寄托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昔日繁华的留恋,流露出浓郁的兴亡之叹,而柘枝舞诗则主要描写舞妓的容色,几乎没有寄托,诗中具有明显的崇尚声色倾向,是中晚唐社会注重享乐、追求艳情的表现。第七章是对几种并非以舞曲命名的“类舞”及其诗歌的研究。这些舞蹈是某一类舞的统称,其名称来源于舞蹈的动作特征或表演形式,研究者们对它们有较多的关注,但对其相关诗歌的研究却十分缺乏。本文分析了这些舞蹈诗,认为胡旋舞诗、胡腾舞诗包含着大量与舞蹈相关的信息,多以讽喻为主旨,流露出诗人对世事的关注;踏歌诗描写的内容由舞妓容色逐渐转向诗人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在晚唐至宋代,诗中的情感色彩更浓,踏歌也由舞蹈实景转化为虚构的意象,成为文人情感的载体;剑舞诗中亦有对剑舞舞容的描写,但更注重对唐人豪情的艺术表达;与舞马相关的诗歌虽然不多,但其中对唐代舞马的舞容描写十分细致。第八章研究了唐代的三种重要舞曲歌辞及以《铜雀台》为代表的咏舞姬诗。唐代《白~淮省返姆⒄咕哂幸欢ㄌ厥庑

本文编号:4623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4623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5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