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M范式下错误记忆的老化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5 20:23

  本文关键词:DRM范式下错误记忆的老化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错误记忆的老化效应是指在一定情境中处于相同条件下的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容易产生错误记忆的现象。对错误记忆老化效应的研究一直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但对于这一效应的影响因素及产生机制仍处于探讨之中。 本研究运用5个实验考察了DRM范式下错误记忆的老化效应,实验1和实验2探讨了编码阶段条件的变化对错误记忆老化效应的影响。实验1将学习词表的呈现时间设置为1s和3s两种水平,以考察不同编码时间条件下的错误记忆老化效应,结果发现,老年被试和年轻被试的正确再认成绩均随呈现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两种编码条件下老年被试的正确再认成绩均显著低于年轻被试。在错误再认方面,1s呈现时间条件下,老年被试与年轻被试对关键诱词的错误再认率无显著差异,而3s条件下则存在显著差异,老年被试的错误再认率显著高于年轻被试。 实验2考察了1s呈现时间条件下预警提示对错误记忆老化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预警提示对老年被试与年轻被试的正确再认并无显著影响,对老年被试的错误再认也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年轻被试的错误再认率,从而出现老年被试的错误再认显著高于年轻被试的现象。 实验3在学习与测验之间增设了5分钟的延时干扰,以考察错误记忆的老化效应是否由于保持阶段的延时干扰而消退,结果发现,延时干扰对老年被试与年轻被试的正确再认和错误再认均无显著影响,老年被试的错误再认率依然显著高于年轻被试。 实验4和实验5考察了提取阶段条件的变化对错误记忆老化效应的影响,其中,实验4通过改变测验阶段所呈现词语的字体、大小及颜色,以考察字面痕迹改变能否消除错误记忆的老化效应,结果发现,有无字面痕迹改变对老年被试与年轻被试的正确再认成绩均无显著影响,但字面痕迹改变条件下年轻被试的错误再认显著增加,而老年被试并无显著变化。实验5考察了再认时间压力对错误记忆老化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老年被试与年轻被试的正确再认成绩均受再认时间压力的影响而显著下降,年轻被试的错误再认显著增加,老年被试的错误再认则无显著变化,再认时间压力条件下,两个年龄组被试间的错误再认率没有显著差异。 综上,本研究发现错误记忆的老化效应容易受到编码阶段和提取阶段相关因素的影响,而较少受到保持阶段相关因素的影响。编码阶段老年人缺少对所学词语的特异性编码,提取阶段过于依赖词表的要义信息,不能更好地抑制无关干扰,都会导致老年人出现更多的错误记忆。
【关键词】:错误记忆 老化效应 DRM范式 模糊痕迹理论 激活监控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42.3
【目录】:
  • 内容摘要6-8
  • ABSTRACT8-12
  • 第一章 错误记忆的主要理论及研究范式12-27
  • 1. 错误记忆概述12-14
  • 2. 错误记忆的经典研究范式——DRM范式与误导信息干扰范式14-18
  • 2.1 对单词的错误记忆——DRM范式15-17
  • 2.2 对事件的错误记忆——误导信息干扰范式17-18
  • 3. 错误记忆的主要理论模型18-27
  • 3.1 内隐激活反应模型19-20
  • 3.2 来源监控理论20-21
  • 3.3 模糊痕迹理论21-22
  • 3.4 激活监控理论22-23
  • 3.5 多重激活监控理论23-27
  • 第二章 错误记忆的老化效应研究概述27-46
  • 1. 错误记忆老化效应简介27-28
  • 2. 不同范式下的错误记忆老化效应研究28-35
  • 2.1 DRM范式有关错误记忆老化效应的研究28-31
  • 2.2 误导信息干扰范式下的错误记忆老化效应研究31-32
  • 2.3 其他范式关于错误记忆老化效应的研究32-35
  • 3. 错误记忆老化效应的认知机制与脑机制35-41
  • 3.1 错误记忆老化效应的认知机制35-39
  • 3.2 错误记忆老化效应的脑机制39-41
  • 4.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方案41-46
  • 4.1 问题提出41-44
  • 4.2 研究方案44-46
  • 第三章 错误记忆编码阶段的老化效应研究46-66
  • 实验1 词表呈现时间对错误记忆老化效应的影响46-56
  • 1. 引言46-48
  • 2. 方法48-50
  • 3. 结果50-54
  • 4. 讨论54-56
  • 5. 结论56
  • 实验2 预警提示下错误记忆的老化效应56-66
  • 1. 引言56-58
  • 2. 方法58-60
  • 3. 结果60-63
  • 4. 讨论63-65
  • 5. 结论65-66
  • 第四章 错误记忆保持阶段的老化效应研究66-75
  • 实验3 延时干扰对错误记忆老化效应的影响66-75
  • 1. 引言66-68
  • 2. 方法68-69
  • 3. 结果69-73
  • 4. 讨论73-74
  • 5. 结论74-75
  • 第五章 错误记忆提取阶段的老化效应研究75-92
  • 实验4 字面痕迹改变对错误记忆老化效应的影响75-83
  • 1. 引言75-76
  • 2. 方法76-77
  • 3. 结果77-81
  • 4. 讨论81-82
  • 5. 结论82-83
  • 实验5 再认时间压力下错误记忆的老化效应83-92
  • 1. 引言83-84
  • 2. 方法84-86
  • 3. 结果86-90
  • 4. 讨论90-91
  • 5. 结论91-92
  • 第六章 总体讨论92-98
  • 1. 综合讨论92-96
  • 2. 主要结论与创新之处96-97
  • 3. 研究不足与展望97-98
  • 参考文献98-115
  • 附录115-118
  • 后记118-11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周楚,杨治良;错误记忆研究范式评介[J];心理科学;2004年04期

2 喻婧;丁洁;王晓燕;周仁来;;经验、材料性质及加工水平对虚假记忆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6年04期

3 张力,朱滢;关联性记忆错觉的产生与保持[J];心理学报;1998年04期

4 杨治良;周楚;万璐璐;谢锐;;短时间延迟条件下错误记忆的遗忘[J];心理学报;2006年01期

5 张积家;董昌锋;;范畴变量对虚假记忆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6年03期

6 刘爱伦,曹淑英;不同年龄视觉通道错误记忆的实验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2年02期

7 郭秀艳,周楚,周梅花;错误记忆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4年01期

8 郭秀艳;张敬敏;朱磊;李荆广;;误导信息效应中年龄差异与自信差异初探[J];应用心理学;2007年04期

9 李宏英;连榕;李乐琴;;有意遗忘和部分呈现线索对错误记忆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9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毛伟宾;汉语错误记忆通道效应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陈红;短时关联性错误记忆的认知和神经机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DRM范式下错误记忆的老化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34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4834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b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